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里婆娑结子低,山童应亦讶卑枝。
几年开落惭无取,一日搜吟信有时。
红实累累临曲砌,丹苞簇簇耀幽墀。
古今未见多题品,却恐君诗取世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的作品,名为《次刘伯益三咏韵(其二)耐冬子》。诗中通过描绘雪中的梅花和山童对梅花生长习性的讶异,表达了作者对于梅花坚贞不屈、高洁自持的赞美之情。
首句“雪里婆娑结子低”描写梅花在寒冷的雪中依然开得繁盛,显示出梅花傲寒的品格。“山童应亦讶卑枝”则是说山中的孩子们也对这种坚强不屈的植物感到惊异。
接着,“几年开落惭无取,一日搜吟信有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不以结果为目的,只是为了欣赏其清香而歌咏的态度。这里体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
“红实累累临曲砌,丹苑簇簇耀幽墀”则是描绘梅花盛开后的景象,红色的梅子如同珠宝一般散落在小路旁边,显得分外珍贵。
最后,“古今未见多题品,却恐君诗取世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首诗能否流传后世的担忧,同时也是一种谦虚的表达,反映出作者对于自己作品价值的评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生长习性和其坚贞不屈的品格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投入,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
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
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
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
山水萦洄处士家,春林环合翠交加。
行吟溪岸牵垂柳,坐倚栏杆数落花。
万卉万葩天长养,一丘一壑我生涯。
长瓶芳草陶然处,不向愁边感物华。
照眼梅花雪作堆,阴厓寒谷带春回。
千篇堕我吟边去,万里怀人书未来。
绕树政须搜苦语,攀条那忍负芳杯。
长镵几度锄明月,尽是刘郎手自栽。
了无閒事上眉纤,一炷清香静昼帘。
造化自从回暖律,芬华顿觉转穷檐。
轻风度柳春情薄,细雨催花土脉黏。
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