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塘

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

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

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

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这里的边界连接着江东地区,邮政道路经过的是杏花盛开的池塘。
雨声嘈杂,打在小小的茅草屋上,泥泞的道路使得长长的草桥更加湿滑。
广阔的田野上人烟稀少,平坦的田地旁水面辽阔而迷茫。
我半生游历过许多地方,但没有一处能比这里更显得荒凉。

注释

境接:边界连接。
江东界:江东地区。
邮程:邮政道路。
杏塘:杏花盛开的池塘。
雨喧:雨声嘈杂。
茅屋:茅草屋。
泥滑:湿滑。
草桥长:长长的草桥。
旷野:广阔的田野。
人稀少:人烟稀疏。
平田:平坦的田地。
水渺茫:水面辽阔而迷茫。
半生:半生经历。
游历地:游历过的地点。
未若:不如。
荒凉:荒芜冷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远乡村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偏僻荒凉之地的独特情感。

"境接江东界,邮程是杏塘"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情景框架,指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桥长"则通过对雨声和道路状况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荒凉与偏远感。而"旷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给人以广袤无垠之感。

最后两句"半生游历地,未若此荒凉"表明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独特情怀,这里是他一生中所到过的地方中最为荒凉的一个,似乎也因此而有着特别的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沉静与孤寂。

收录诗词(189)

施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閒居即事

山水萦洄处士家,春林环合翠交加。

行吟溪岸牵垂柳,坐倚栏杆数落花。

万卉万葩天长养,一丘一壑我生涯。

长瓶芳草陶然处,不向愁边感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陈洮湖取古今梅诗自鲍明远降至今日名胜集中所赋悉和之凡千首计三十六卷十日然后读毕用其叙中四韵和题其后

照眼梅花雪作堆,阴厓寒谷带春回。

千篇堕我吟边去,万里怀人书未来。

绕树政须搜苦语,攀条那忍负芳杯。

长镵几度锄明月,尽是刘郎手自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陆明叟

了无閒事上眉纤,一炷清香静昼帘。

造化自从回暖律,芬华顿觉转穷檐。

轻风度柳春情薄,细雨催花土脉黏。

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八)

寻春山径坐班荆,食罍芳尊后乘并。

觞咏随宜无限趣,尘嚣不到有馀清。

风流天赋幽閒态,寂寞霜明冷澹情。

若把春葩归品藻,此花端的冠群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