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兴颂碑

峨峨蜀道艰难路,万里行人走征戍。

招摇夜发川谷惊,回首长安满烟雾。

朔方日已催天明,朱辉散射朝霞升。

旌旗指顾豺虎静,风雨汛扫烟云清。

臣能奸君子诈父,身有妖雏不知顾。

江中鹿死始悲嗟,帐下猪惊犹躁怒。

万年枝上春风回,明明九庙无风埃。

扶鞋缀组命书重,崇邑大县华封开。

如何李父干天路,祸未单诛已交恶。

子仪不保坟土乾,淮阳岂为幽燕惧。

太宗功业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传。

两宫哀笳十五曲,至今谈者犹潸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蜀道高峻而漫长,万里行人踏上征途
夜晚出发穿越山谷,回首望去,长安城已淹没在烟雾中
北方的白天已经催促着黎明,朝阳照亮了朝霞
旗帜挥舞,驱散了虎豹的威胁,风雨过后,天空一片清明
我虽能欺诈,但对父亲和君子却无所顾忌
江中的鹿死去才感到悲伤,军帐下的猪因惊吓而狂躁
春天重回万年树枝头,九座宗庙洁净无尘
鞋子上系着沉重的使命,崇高的城市华封开启
为何李父走上天路,灾祸未除,已结下恶果
子仪无法保全先人的陵墓,淮阳人何惧幽燕之患
太宗的功绩超越三代,辉煌成就流传千古
两宫的哀乐奏响十五曲,至今提起仍令人感伤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峻。
征戍:远征或戍守。
招摇:夜行时摇动旗帜以示方向。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唐朝都城。
朔方:北方,这里指边疆。
朱辉:红色的光辉,指朝阳。
奸:欺诈。
妖雏:比喻邪恶的人或势力。
江中鹿:借指无辜者。
帐下猪:比喻军中的士兵。
万年枝:象征长久的王朝。
华封:古代传说中的福地。
干天路:触犯天意,冒险行事。
淮阳: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乡,此处泛指英雄人物。
幽燕:古代地区名,包括今北京、河北一带。
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
哀笳:古代乐器,用于哀乐演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人在蜀道上跋涉的艰辛历程,表达了对古时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自家的不幸遭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峨峨蜀道艰难路”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蜀道以其险峻著称,此处用来象征前行道路的艰辛。接下来的“万里行人走征戍”则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漫长旅途中的孤独与坚持。

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如“两宫哀笳十五曲,至今谈者犹潸然”所述,是指唐朝后期发生的宫廷变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悲悼。

此外,诗人也对自己的遭遇进行了反思,如“臣能奸君子诈父,身有妖雏不知顾”等句,透露出个人的困境与无奈。最后,“太宗功业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传”则是对历史伟人成就的赞颂,同时也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一种超然态度。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篇集怀旧、自叙与史论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逢伯氏旧鹤代赋

引啄苔池浴素翎,野田人远见精神。

羽翰未到青霄路,料汝犹能忆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陪徐狄二子出东郊即事

与君同酸苦,思得一散愁。

散愁何所适,共作郭外游。

是时穷冬节,寒威未肯收。

茫茫一望间,丰瑞弥阡畴。

老农挟雉子,嬉戏寻朋俦。

问之向人语,明年报有秋。

淮南尘土地,高原少车沟。

夏苗率畏旱,冬雪苦不优。

若呈盈尺白,卒岁无所忧。

常闻争战后,天意不自由。

人心结恨愤,阴阳不旋流。

皇天佑邦家,予赉遍九州。

将欲扫凶丑,先为除凶蟊。

况此甸服内,大驾方豫游。

赐之仓箱实,始应政事修。

所以田野间,老农获歌讴。

愁中闻此语,悦如去罝罦。

未谙鼎馈食,亦宜保乾糇。

回头顾二子,不用自拘囚。

往来茅舍酒,三酌更献酬。

枯肠得滑润,一笑散孤幽。

放怀了无闷,万事皆悠悠。

晚归足益健,自喜筋力柔。

归见城中人,揣我将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偶得上饶芡实颇佳分荐同邑以诗送

明珠宝簿藏贝宫,姮娥取置空明中。

神仙法施仗秘咒,一粒变化传无穷。

水府仙人通妙诀,擘破寒泉弄明月。

左庚右甲养素胎,珠胜醍醐色如雪。

鍊丹水底含太阳,世人错比煎硫磺。

丹成不合恋凡壳,雄鸡冠碎鸿头伤。

紫苞裂处呈芳髓,火候温温闇香起。

青荷犹著旧衣裳,玉质可怜供软美。

我家旧住长淮湄,花开十丈芙蓉旗。

年年割鲜唤同社,径醉忘却还家时。

何人缩地有幻巧,容我短棹追冯夷。

形式: 古风

寄丁求安

郁密林峦十丈馀,包罗万象遍方隅。

吴王剑沼连巴峡,庐阜飞泉贯具区。

贾老华夷分寸尺,辋川花柳较锱铢。

别来不恨江湖远,只在君家聚米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