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漫记

揽辔酒泉西,纵横千骑列。

朝旭丽飞旌,凯风壮长戟。

行行招玉门,迢迢扼沙碛。

红泉襟其南,黑水障塞北。

五月沟草黄,一带石烟白。

屹然华夷防,洵自鸿蒙辟。

右臂断匈奴,越裳献重译。

霜骏宴昆丘,天马来西极。

遐略侈前闻,雄图载往册。

神祖耀皇威,列圣扬武烈。

迩年事荡除,万里烽尘息。

东疆拓大松,西堠斥邛僰。

端拱望垂衣,师边而臣力。

远人慕化来,款关无虚夕。

简阅对王庥,舞干有苗格。

王者守四夷,天险亦空设。

班生掷柔翰,所志在竹帛。

执讯俘尉犁,臣服尽姑墨。

从此入版图,五十余属国。

穷黩罢轮台,无宁夸汉德。

惠中绥万方,文教广四讫。

咨诹嗟靡遑,聊为勒良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嘉峪关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意义,以豪迈之气概,展现了明代边防的雄伟与辉煌。开篇“揽辔酒泉西”,诗人以驾车行至酒泉西的场景起笔,引出对嘉峪关的描述。接着,“纵横千骑列”、“朝旭丽飞旌”等句,生动描绘了军队的壮观阵势和清晨的光辉,展现出边防的庄严肃穆。

“行行招玉门,迢迢扼沙碛”两句,通过行军至玉门关,穿越沙漠的艰难旅程,突显了边防将士的英勇与坚韧。随后,“红泉襟其南,黑水障塞北”描绘了嘉峪关周围的自然环境,红泉与黑水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边疆的险峻与壮美。

“五月沟草黄,一带石烟白”则以五月时节的景致,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辽阔与荒凉。接下来,“屹然华夷防,洵自鸿蒙辟”强调了嘉峪关作为华夷分界线的历史地位,以及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右臂断匈奴,越裳献重译”、“霜骏宴昆丘,天马来西极”等句,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嘉峪关在抵御外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最后,“王者守四夷,天险亦空设”表达了对边防稳固、国家统一的颂扬,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整首诗气势磅礴,不仅描绘了嘉峪关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明代边防的雄伟与辉煌,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1)

徐养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

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

关塞地连青海曲,营屯人过赤金头。

旌旗一变思干羽,挞伐重光问虏酋。

高筑受降功倍远,期君饮至赴皇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柔远亭二首(其一)

古塞通西域,岩城接大荒。

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

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

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柔远亭二首(其二)

嘉峪分天堑,筹边陋昔人。

斯亭才结构,西旅即来宾。

庭杂乌孙坐,墀牵大宛驯。

与楼虽对峙,独喜靖胡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观文殊口道场歌

我昔寻花如寻山,不惜百里相跻攀。

我今爱山如爱酒,岂辞竟日杯在手。

春深联辔听莺鸣,上登培塿下泽薮。

欣闻雪岭有珠宫,文殊涅槃栖此中。

只今番僧阐象教,广张罪福诱愚蒙。

撞钟吹螺供奉具,贝叶喽啰朝复暮。

观者云集施金钱,老少牛驴塞行路。

就中首座属阿谁,竞说沙弥是导师。

三生公案吾不晓,前尘幻影姑阙疑。

独爱神清肤玉雪,光音原与常儿别。

不学阳翟货居奇,安知造就非上列。

是日恶伎进西凉,牛鬼蛇神闹佛场。

夜叉双鬓浑弥戾,修罗两掌尤披猖。

我为皱眉深惋惜,如此道场真戏剧。

刹那倒竖久凌夷,掠影希光纷狼籍。

归途瞪目再寻山,山笑人忙我自闲。

静中省识西来意,灵鹫端的满人间。

于今重扫尺宅去,好与白云常往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