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形式: 古风

翻译

渔家的人言语中带着骄傲,从未踏足过城市。
他们的生活自在江湖,哪里懂得城市的道路。
晴朗的日子里,七八条船在清澈的河川上热闹非凡。
只见他们相互欢笑,却不知唱的是什么歌曲。
忽然间,船只四散归航,远处的水边洲渚显得渺小。
有人说,有车载着他们离去,从此消失不见。
直到老去,他们也不肯弯腰,穿着羊皮衣在沼泽中行走。

注释

渔家人:指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渔民。
未曾到:从未去过。
生理:生活方式。
江湖:泛指江河湖海,也指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城市道:城市中的道路和规则。
熙然:热闹的样子。
相属:相互看着,笑着。
歌何曲:唱的是什么歌曲。
沧洲:水边的洲渚,古代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车载:用车子装载。
曲躬:弯腰屈服。
羊裘:羊皮衣,古代隐士常穿的衣物。
泽中:沼泽地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家的生活场景,渔夫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从未涉足繁华的城市,而是自在地生活在江湖之间。晴天时,七八艘小船在清澈的河流上穿梭,渔夫们相互笑语,歌声飘荡,没有固定的曲调。然而,当捕鱼结束,他们突然分散回家,有的可能被后车载回,消失在远方的水边小洲。这些渔夫即使年老,也坚持直率本性,穿着羊皮衣在湖泽中行走,不为世俗所拘。诗人晁补之通过此诗展现了渔家生活的简朴与自由,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绿头鸭/多丽.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

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

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鹍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

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竞叹赏、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

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

形式: 词牌: 多丽

菩萨蛮

玉京不许尘容到。疏慵只合疏慵老。鸥鸟共烟波。

田夫与醉歌。忘怀无物我。莫似陈惊坐。

勋业付长闲。西山爽气间。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代歌者怨

丝篁斗好莺羞巧。红檀微映燕脂小。当□敛双蛾。

曲中幽恨多。知君怜舞袖。舞要歌成就。

独舞不成妍。因歌舞可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永嘉郡君生日

百花含蓓东风里。南园小雨朱扉启。春色一年年。

年年花共妍。清谈招隐去。莫认如宾处。

华发好风光。林间此味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