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其二)

一麾出守著威名,凶讣西来上为惊。

玉帐笑谈成昨梦,锦囊书札见平生。

衣冠渐散红莲府,铠马还归细柳营。

可道风流回首尽,芝兰庭下粲朝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他挥舞着旗帜外出守卫,威名远播,却接到凶讯西来,令人震惊。
昔日玉帐中的笑谈已成过往梦境,珍贵的书信见证了他的一生。
官服和仪仗逐渐离开了繁华的红莲府,战甲骏马回归了静谧的细柳营。
可以说,那些风流往事都已随风消逝,只剩下庭院中芝兰繁花,象征着朝气与荣耀。

注释

麾:旗帜。
凶讣:不幸的消息。
西来:从西方传来。
上为惊:皇上为之震惊。
玉帐:军帐。
昨梦:过去的回忆。
锦囊书札:珍贵的书信。
衣冠:官服。
红莲府:繁华之地。
细柳营:军营。
风流:过去的辉煌。
回首尽:全部消逝。
芝兰庭下:庭院中的芝兰。
粲朝荣:象征早上的繁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秦观为悼念俞公达待制而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人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俞公昔日的赫赫声名与如今的离世之悲。首句“一麾出守著威名”赞扬了俞公的威望和治绩,他曾经以一介官员的身份外出任职,树立了显著的声名。然而,“凶讣西来上为惊”则表达了皇帝和朝廷对他的去世感到震惊和哀痛。

接下来,“玉帐笑谈成昨梦”回忆起俞公在军中的辉煌岁月,那些曾经的谈笑风生如今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锦囊书札见平生”则通过书信来展现他的一生,这些珍贵的信件记录了他的智慧和人格。

“衣冠渐散红莲府,铠马还归细柳营”描述了俞公的官场生涯结束,他的仪仗和兵马回归,象征着权力的消逝和人生的终焉。“细柳营”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代指军营,这里暗指俞公曾任职的军事岗位。

最后,“可道风流回首尽,芝兰庭下粲朝荣”感慨时光荏苒,俞公的风华已随风而逝,但他的美德如同芝兰之香,依然在家中庭院中绽放,象征着他的精神永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俞公生前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其一)

词场英妙气如虹,出入青云见事功。

流马木牛通蜀漕,葛巾羽扇破渠戎。

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

诏墨未乾人奄忽,伤心江汉日倾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寓直有怀参寥

觚棱金爵自岧峣,藏室春深更寂寥。

扪虱幽花攲露叶,岸巾高柳转风条。

文书几上须髯变,鞍马尘中岁月销。

何日一筇江海上,与君徐步看生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兴九首(其七)拟杜子美

紫领宽袍漉酒巾,江头萧散作闲人。

悲风有意催林叶,落日无情下水滨。

车马憧憧诸道路,市朝滚滚共埃尘。

觅钱稚子啼红颊,不信山翁箧笥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兴九首(其九)拟白乐天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

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