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徵君见寄二首(其一)

诚心接物定吾曹,蔼蔼风期意甚高。

每谓交梨同火枣,何殊兔角与龟毛。

道真不契君宜问,来日无多我岂逃。

但喜夔龙今迅召,东风连日雨如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以真诚待人,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彼此间的交往充满了深厚的情谊。
常常把友情比作交梨和火枣,认为它们并无本质差别,就像兔角和龟毛一样寻常。
如果对道的理解有疑问,你应该去询问,因为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怎会逃避呢?
我欣喜地看到,像夔龙这样的贤才被迅速征召,连日的东风带来了丰沛的雨水。

注释

诚心:真诚的态度。
接物:对待他人。
蔼蔼:深厚。
风期:情谊。
交梨:古代传说中的仙果。
火枣:比喻美好的友谊。
兔角: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龟毛:比喻稀罕或珍贵的东西。
道真:真正的道理。
君宜问:你应该去询问。
无多:不多。
岂逃:怎能逃避。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贤才。
迅召:迅速征召。
东风:春风。
雨如膏:雨水充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诚挚待人、重视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诚心接物定吾曹"强调了诗人真诚待人的态度,认为这种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蔼蔼风期意甚高"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风期即风度和情操,意指他们之间的交往充满了高尚的情谊。

"每谓交梨同火枣"引用典故,比喻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珍贵的交梨(传说中的仙果)和火枣,寓意关系亲密无间。"何殊兔角与龟毛"进一步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似,意为他们的友情超越了世俗的比较,如同兔角和龟毛虽微不足道,但在彼此心中却无比重要。

"道真不契君宜问,来日无多我岂逃"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认为朋友之间应该坦诚交流,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忧虑,暗示自己不会逃避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最后两句"但喜夔龙今迅召,东风连日雨如膏"以喜悦的心情展望未来,比喻朝廷的召唤如同及时的春雨,滋润着诗人的心田,期待着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效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石及甫惠蔓菁子

初疑坚固出毫端,渐认芳香实满盘。

功已充盈过膏沐,撷应璀璨掬寒酸。

烦君玉粒炊圆碧,助我神庭并渥丹。

复似婴儿当有渐,为增杞菊副朝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六)

中原困戎马,久欲谒明时。

文轨虽非昔,英雄似未知。

寰中无好汉,帐下得猪儿。

慨念燕然勒,终还吉甫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五)

袁宏方咏史,江总得随时。

归兴连天去,文盟落笔知。

雨多移蚁垤,花过静蜂儿。

赖有西斋友,薰风正入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四)

愠心虽悄悄,药物亦时时。

半耳念非病,全身聩始知。

三湘怀楚些,一棹忆吴儿。

会见相陪处,应多古锦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