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四)

愠心虽悄悄,药物亦时时。

半耳念非病,全身聩始知。

三湘怀楚些,一棹忆吴儿。

会见相陪处,应多古锦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内心虽然隐忍不发,但药效却时刻显现。
一半耳朵听出并非疾病,全身的感受才真正明白。
在三湘大地怀念楚地的风土,划船时想起吴地的亲人。
相聚之处,想必会有很多关于古老锦绣诗篇的回忆。

注释

愠心:隐忍的心情。
悄悄:无声无息。
药物:治疗的药品。
半耳:部分耳朵,表示倾听。
楚些:指楚地的方言或文化。
一棹:一叶扁舟。
吴儿:指吴地的人。
古锦诗:古老的锦绣诗篇,可能指代美好的回忆或文化遗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和同官问耳疾六首》中的第四首。从内容上看,诗人描述了自己虽然内心隐忍不言,但疾病带来的困扰并未减少。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问题并非全然来自身体,而是情绪上的忧虑也使耳朵变得敏感。诗人借湖南三湘之地怀念楚地的文化,以及回忆起与吴地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在最后两句,诗人想象与朋友们相聚时,应该会有许多关于古人的锦瑟诗篇相伴,增添了对文学交流的期待和对友情的诗意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三)

牛斗当年事,何当复此时。

謷乎虽有象,默尔类无知。

不作多闻士,难尤造物儿。

傥能三耳出,更诵五言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二)

钟鼓嗟无与,衰残亦任时。

岁华髭鬓上,心事水云知。

尚若泠然善,何能养就儿。

数篇存雅道,三复愧新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一)

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

日近尤为祟,雷轰尚弗知。

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

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孙倅见贻八首(其八)

韵语初疑掷夜光,顿驱热恼作清凉。

紫髯英槩云仍著,藏室文华锦绣香。

客况讵能论酒恶,高怀当不较龟长。

与公避地均休戚,天使诗人识漫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