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翻译

前辈的谦逊超越了往昔,严谨的规矩和纯洁的操守超出了当今。
为国家忠诚时常尽全力,继承家风的至诚孝顺深厚无比。
追加尊崇唯恐违背您的意愿,显赫的称号生怕玷污了美好的名声。
但迫于王公贵人们的再三请求,才终于答应了大家的心愿。
有限的我无法充分表达敬意,祭奠时常常缺少亲自献上的酒。
隆重的典礼虔诚地遵循古制,恭敬地用蘋藻祭品表达我仰慕的心情。

注释

先德:前辈的美德。
谦撝:谦逊。
冠昔:超越过去。
严规:严格的规定。
节素:纯洁的操守。
超今:超过现在。
奉国:为国家服务。
忠诚:忠心耿耿。
每竭:时常尽力。
承家:继承家风。
至孝:极其孝顺。
纯深:纯粹而深厚。
追崇:追加尊崇。
惧乖:害怕违背。
尊意:您的意愿。
显号:显赫的称号。
恐玷:恐怕玷污。
徽音:美好的名声。
迫:被迫。
王公:王侯公卿,指地位高的人。
屡请:多次请求。
俯遂:低头答应。
群心:大家的心愿。
有限:能力有限。
无由:没有机会。
展敬:表达敬意。
奠醑:祭奠用的酒。
每阙:常常缺少。
亲斟:亲自献上。
大礼:隆重的典礼。
虔申:虔诚地举行。
典册:古代的礼仪文书,这里指仪式规程。
蘋藻:祭祀用的水草,象征纯洁。
敬荐:恭敬地献上。
翘襟:仰慕的心情,表示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所作,名为《唐武氏享先庙乐章》。从诗中可以看出,武则天在这里表达了她对祖先的敬意和自己作为君主的忠诚与孝顺。

“先德谦撝冠昔”,这句话表明了对先辈德行的尊崇和谦逊的态度。"严规节素超今"则显示出作者对于传统美德的追求,力图超过现世。

“奉国忠诚每竭”体现了武则天作为君主对国家的忠诚与尽心尽力。而“承家至孝纯深”则展现了她对家庭的孝顺之情,是一种深厚无比的家族观念。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这里武则天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于名誉的珍视,不愿让任何污点玷辱其声名。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则是说在众多官员的劝请下,她才勉强接受了某种荣誉或地位,这体现了一种谦逊与不居功的态度。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祭祀之情,以及在祭祀时的一丝不苟和恭敬之心。

最后,“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则是说她遵循古代的礼仪规定,恭敬地进行了某种形式的推荐或祭祀活动,这些都体现了武则天对传统文化和礼制的尊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君主,对于家族、国家以及传统美德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仰。

收录诗词(50)

武则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 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 生卒年:624年-705年

相关古诗词

送南中尉

羡君初拜职,嗟我独无名。

且是正员尉,全胜兼试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答顺宗皇帝问(其一)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

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

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形式: 古风

答顺宗皇帝问(其二)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

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形式: 古风

新阳改故阴

律管才推候,寒郊忽变阴。

微和方应节,积惨已辞林。

暗觉馀澌断,潜惊丽景侵。

禁城佳气换,北陆翠烟深。

有截知遐布,无私荷照临。

韶光如可及,莺谷免幽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