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翠翻空,寒入座,不禁愁。

五弦弹尽,隐隐天末暮虹收。

欲伴渔翁钓艇,欸乃一声江上,寒碧点轻鸥。

无人阻归兴,直欲迈长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三》是宋代词人葛郯的作品,以水边景色和怀旧之情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开篇“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苍凉的画面,青铜色的水面映照着黄昏,山头被乌帽所遮,暗示了时光流转与孤独之感。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借风涛之大,暗示命运的安排,仿佛天公有意让词人在此停留,回味过去。“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回忆起往昔在垂虹桥边的渡口,静静地观赏烟雨中的菰蒲,时间已过去了十三个春秋,流露出岁月如梦的感慨。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进一步深化了梦境般的回忆,词人默默地下楼,沉浸在对过去的沉思中。“翠翻空,寒入座,不禁愁”则转而描绘环境的凄清,绿色的天空倒映在水面,寒气侵入座位,引发了词人的愁绪。

接下来,“五弦弹尽,隐隐天末暮虹收”通过五弦琴声的消逝,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天边的暮虹也渐渐消失,词人的心境更加落寞。“欲伴渔翁钓艇,欸乃一声江上,寒碧点轻鸥”表达了词人想随渔翁泛舟江湖,寻求宁静的愿望,但又只能看着江面上的鸥鸟,感叹无人能共享归隐之乐。

最后,“无人阻归兴,直欲迈长洲”表达出词人尽管无人阻挠他的归隐之心,却依然无法摆脱现实的牵绊,只能遥望远方的长洲,寄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9)

葛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和吴宣卿

乱烟簇。帘外青山渐肃。莲房静。

荷盖半残,欲放清涟媚溪绿。凭高送远目。

飞起沧洲雁鹜。

寒窗静,茶碗未深,一枕胡床昼眠足。闲行问松菊。

今□雨谁家,空对银烛。箫声忽下瑶台曲。

看鹤舞风动,乌啼云起,何须舟内怨女哭。

抱琴写幽独。情触。会相续。况节近中元,月浪翻屋。

长鲸愁晓寒蟾促。要百柁倾□,万花流玉。

山肴倒尽,又空腹,鲙野蔌。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玉蝴蝶.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

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

何事毗檀门外,马驻长坡。

野花中、乱红杳霭,小桥外、叠翠嵯峨。且颜酡。

但存长袖,舞倒婆娑。云何。

主盟惠政,春行五马,月皎千波。

赢得宾僚,听隔墙、无事高歌。

帐烟寒、瑞麟影坠,帘雾细、宝鸭香多。试蹉跎。

一枰落日,又送樵柯。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押[歌]韵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

粼粼白水护青田。想真仙。弄清涟。

十里香风,吹下碧云天。

月在草堂人未寝,松竹暗,水涓涓。

夜阑何事悄无言。怨空传。事难圆。

欲借寒光,谁与伴清妍。

待得凌波人肯住,呼玉笛,劝金船。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其一)

亭亭鹤羽戏芝田。看群仙。起青涟。

绿盖红幢,千乘去朝天。

留得瑶姬清夜舞,人与月,斗婵娟。

凭阑有恨不堪言。倩谁传。曲声圆。

写尽清愁,香弄晚风妍。

不羡山头窥玉井,花十丈,藕如船。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