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媚/采桑子

东风多少闲愁梦,山阁春阴。水阁春晴。

啼遍江南二月莺。游丝罥上秋千索,柳影婷婷。

花影深深。一窣帘衣响钏声。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罗敷媚/采桑子》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

“东风多少闲愁梦”,开篇以东风引出,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温柔与万物复苏的生机,同时也暗含着一丝淡淡的愁绪,让人感受到春日特有的细腻情感。

“山阁春阴。水阁春晴。”这两句通过对比山阁和水阁的不同景象,展现了春日里的多变与和谐。山阁笼罩在春阴之中,透露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气息;而水阁则沐浴在春晴之下,展现出一片明丽与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啼遍江南二月莺。”一句以莺鸟的啼鸣贯穿整个江南二月,不仅增添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也借莺鸟的鸣叫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赞美。

“游丝罥上秋千索,柳影婷婷。花影深深。”这几句描绘了春日里独特的景致。游丝轻盈地缠绕在秋千的绳索上,柳树的影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美,而花朵的影子则在深邃的光线下更加迷人。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一窣帘衣响钏声。”结尾以帘衣的轻轻摆动和钏声的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人物活动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罗敷媚/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春日江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如此江山/齐天乐.唐晋国公薛少保断碑研六舟上人属赋

三希鲙帖神龙本,艺林并推佳妙。

风峪零花,雪崦断柏,剔藓更谁寻到。泥斑翠扫。

便廿六文残,韵完姿好。

巧斫方池,片云长护绿天老。阴山无此奇宝。

想螺烟乍试,香晕霏绕。

武肃宫砖,吴兴寺碣,一样珠澄玉皛。书评漫考。

甚锥画江沙,河南神肖。运用玄宗,微辞成谶早。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贺新凉/贺新郎.宋信国公文丞相铁如意

是铁还非铁。是公心、是公愁泪。紫纠苍结。

葵柄尺三银篆六,姓氏日星高揭。

相映耀、西台苦节。

天意指麾如臣意,恁河山、似瓮悲南裂。

歌正气,唾壶缺。倒持悔未奸狙击。

敢怜渠、环娇柳靓,黄冠归乞。

一舸零丁军散后,几葬仙铜马石。

留此柄、铮铮难折。

莫漫招魂唱朱鸟,袒红衣、夜舞临安月。

恐隐起,蜀鹃血。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

风帘自卷,浸愁漪、暮色偏怜高处。

书寄岭头封不到,只见乱山无数。

月落潮生,酒醒波远,残柳参差舞。

江皋隐隐,彩云飞过何许。

谁解唤起湘灵,粉香吹下,心事还将与。

古十六陂人未到,一点芳心休诉。

玉笛无声,罗衣初索,梦与秋相遇。

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齐天乐.忆梅集山中白云句

相思忽到梅花树,黄昏更还清绝。

玉籁无声,幺禽对语,碎却翠云千叠。试妆娇怯。

待唤起清魂,卧横紫笛。

蕙帐空闲,佩环何处弄明月。

依依心事最苦,江南无贺老,独抱孤洁。

锦槛移春,深烟带晚,酒晕浅融香颊。几分消息。

喜冰雪相看,故园梦接。鹤响天高,傍江横峭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