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松凌巨塔,脩竹映空廊。
竟日闻虚籁,深山只此凉。
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
坐久东楼望,钟声振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避暑的场景,诗人在古松之下,巨塔旁边,享受着清凉。脩竹映照在空旷的廊道上,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孤寂的氛围。"竟日闻虚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沉醉,这里的"虚籁"指的是远处传来的轻微声音,可能是风声、水声或其他自然界的声音。在深山中,只有这里是凉爽之地,这体现了诗人对此地清凉环境的享受和赞美。
接着,"僧真生我静"一句,通过佛教修行者的宁静生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水质清淡,泡制出的茶香扑鼻,这不仅是一种感官享受,也是对心灵片刻停留之美好的一种赞扬。
最后两句"坐久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描绘了诗人在东楼上长时间的观赏与思考,伴随着晚钟的声音和夕阳的余晖,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也是对那一刻心境的生动描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的内心平和与灵魂的净化。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
寒著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芳城。
宫池日到冰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
鸳侣此时皆赋咏,商山雪在思尤清。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
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
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茅堂入谷远,林暗绝其邻。
终日有流水,经年无到人。
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
自得仙家术,栽松独养真。
先生此幽隐,便可谢人群。
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
山居心已惯,俗事耳憎闻。
念我要多疾,开炉药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