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台次前人韵

伯仲联华萼,登临拥旌幢。

从行真凤雏,不数襄阳庞。

圣人念远民,暂辍临此邦。

共惊后夔手,胡为调众腔。

公独体上意,勤民起膏肓。

馀闲养诗勇,万钧一指扛。

谢家内集盛,文彩今可双。

江白曳缟练,山青逼轩窗。

缅怀风幡语,闻者拱手降。

独此双泉老,机锋暗相撞。

曹溪一滴水,倾出白玉缸。

至今正脉通,洪流咽三江。

远水注江腹,浮云荡山胸。

悠悠动遐想,矗矗标奇峰。

祖意透今古,风期协霜钟。

诗中无碍辨,未信景能供。

黄堂正多暇,森戟闲卫兵。

月波复荡漾,遥接银河倾。

天高万物肃,星润三阶平。

使君乐岁丰,高台延客登。

从来中秋夕,难得满意晴。

江山自高下,歌管摇空明。

参差桂影动,清湿露华凝。

新诗出妙思,心境还双清。

皎如白玉壶,满中贮冰凌。

坐久群动息,风生两腋轻。

觞咏有馀乐,何物更关身。

不减庾楼兴,风流自古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原台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首先,诗的开头部分“伯仲联华萼,登临拥旌幢”以华萼比喻山川之美,形象地描绘了青原台的壮观景象。接着,“从行真凤雏,不数襄阳庞”通过将随行之人比作凤雏,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青原台的非凡之处。

“圣人念远民,暂辍临此邦”则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福祉的关注,以及对圣贤之德的向往。接下来的“共惊后夔手,胡为调众腔”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后夔,表达了对诗人调和众声、引领众人之意的赞赏。

“公独体上意,勤民起膏肓”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关注民众疾苦,更是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帮助民众恢复健康。随后的“馀闲养诗勇,万钧一指扛”则展示了诗人在繁忙之余仍不忘诗歌创作,其才华横溢,犹如扛起千钧之力般轻松自如。

“谢家内集盛,文彩今可双”将诗人与谢家的聚会相提并论,赞美了诗人的文学成就。接下来的自然景观描写“江白曳缟练,山青逼轩窗”,通过江水与青山的对比,展现了青原台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缅怀风幡语,闻者拱手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音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微风吹过,也能触动人心。而“独此双泉老,机锋暗相撞”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智慧。

“曹溪一滴水,倾出白玉缸”运用了佛教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与追求。接下来的“至今正脉通,洪流咽三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领悟对诗人思想的影响,使其如同洪流一般,影响深远。

“远水注江腹,浮云荡山胸”通过水与云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流动性的深刻理解。而“悠悠动遐想,矗矗标奇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遐想与赞叹。

“祖意透今古,风期协霜钟”则将诗人的思想与古代先贤相联系,强调了其思想的深远与时代性。最后,“诗中无碍辨,未信景能供”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认为诗歌可以超越现实,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青原台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诗人情感与思想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人性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傅安道同陈元功诸公游石狮岩

中书英烈气,凛然照人寒。

济美世有人,盛德启其原。

幸逢贤别乘,论文得交欢。

逸辩倾远海,潮波歘飞奔。

烛理无滞碍,白日破幽昏。

谁云前辈远,岂独文采存。

新诗引人目,当食不暇餐。

为说游岩乐,飞步恣腾鶱。

却立视万象,森如列庭间。

飘然乘风兴,星榆不难攀。

聊复陈大概,彼美难尽言。

少年陈将军,奋迹起江村。

共知宰社手,美好岂常贫。

深怀恩未报,竭诚奉至尊。

驱兵猎馀寇,烈火焚蜂屯。

亦复事招纳,投弓悯穷猿。

坐令归业民,井灶罗丘樊。

是日出近郊,旌旗郁幡幡。

同游不知倦,落照横松门。

士卒共甘苦,无人讥华元。

老守懒出游,何从涤尘烦。

况阻陪归骑,幽寻款禅关。

铃斋但兀坐,有酒空盈樽。

常能歌妙句,为激壮士肝。

解劳须痛饮,杯行勿留残。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克强寄刘齐庄并见寄

吾宗富清制,学海无漘湄。

洪涛驾三山,逸兴不可羁。

抱此未获骋,造化真小儿。

迩来二十年,奸谀取世资。

枭鸢志气满,鸾翮戢固宜。

皎皎空谷姿,谁复咏来思。

上天既悔祸,威命方飙驰。

远裔复干纪,危涂动噫嘻。

我生落世纷,备尝忧与疑。

敌帐如鬼国,漂堕惊渺瀰。

苍苍安可问,泯然空自知。

脱身垂涎口,生死争一釐。

事机如电转,由来难逆推。

况当艰危际,志愿常参差。

小已安足念,身世久已遗。

但有区区心,痛愤难伸眉。

知公爱我厚,怪我色不移。

新诗沃烦襟,胜彼白玉卮。

天葩轻组绣,清芬吐鲜奇。

复如游玄圃,紫鸾杂文螭。

云烟忽中断,宛虹露长鬐。

惊叹方未已,复歌清远词。

南溟雄绝境,句中得潜窥。

想当白日昼,微风皱琉璃。

写作泠然音,听者自忘疲。

顾我才识短,颇似临江麋。

居然羡两骥,蹇步何由追。

因念玉川子,茅屋无藩篱。

搜肠五千卷,不救寒与饥。

弄笔颇惊众,取谤祗自疧。

闭门烹月团,笼头帽斜攲。

险语已绝俗,忧世良可师。

公诗足高韵,千载若同时。

思得素涛瓯,一洗中肠悲。

飘然游八极,追琢娥与羲。

封题幸早寄,伫看清风随。

蓬莱见群仙,为诵玉川诗。

群仙司下土,闻此应忸怩。

却须问人世,徐徐说津涯。

上言天子圣,盛德方应期。

下言苍生苦,梗莽须平治。

他官地位多,主者当为谁。

愿速扫奸孽,不复烦灵旗。

神京朝万国,复见汉官仪。

归来颂中兴,当才勿吾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周秀实赠王自然

隐者逃世网,遂欲安一枝。

不能负猿鹤,山林无返时。

吾人富道义,词华振芳蕤。

共疑敛逸步,不愿黄金羁。

然于论议间,忧国不顾私。

岂从隐者徒,耦耕抽棘茨。

顾难同群碎,轻屈迈往姿。

何当副仄席,执简上玉墀。

一荐危苦语,自结明主知。

良药起民瘼,神膏除国疵。

不同郑子真,虚名动京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张宝文赠王自然

成山对三山,残夜动海色。

英灵钟此翁,倜傥旧无敌。

高标驾空阔,劲气摧剑戟。

危言发冲冠,忧国泪横臆。

当随赴陇书,聊挂游山屐。

从容冕旒前,指摘治乱实。

况闻群策用,伫待妖氛息。

名与年俱高,机会不容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