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四)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

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

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

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閒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茶花在曾坑中漂浮,美酒在宜城杯中摇曳。
沿着蜿蜒的西边小路寻找,仿佛走进了汉代三明的历史长廊。
众多的房屋并非没有相知之人,但五言诗的佳句却空留回响。
何时能在这郭池的傍晚,倒映出悠闲的情怀。

注释

茗花:茶花。
浮:漂浮。
曾坑:地名,可能指产茶之地。
酒泛酌:酒杯中摇晃着斟满的酒。
宜城:地名,古代产酒之地。
西九曲:西部的九曲小径。
汉三明:暗指历史上的某个著名人物或地方,可能与汉代有关。
千户:形容房屋众多。
非无相:并非没有知己。
五言:五言诗,古体诗的一种形式。
空有声:只有声音留存。
郭池:城外的池塘。
晚:傍晚。
照影:倒映出影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四)》。诗中,黄庭坚以品茗和饮酒起兴,描述了路经西九曲的旅程,将自己比作汉代的贤明人物三明,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感叹千户之中虽不乏相识之人,但能共赏五言诗的知音却寥寥无几。最后,他期盼在郭池的傍晚,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寄托闲适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即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三)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

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二)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一)

黄浊归大壑,涟漪绕重城。

西风一横笛,金气与高明。

归鸦度晚景,落雁带边声。

平生知音处,别离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其二)

至人来有会,吾道本无家。

阅世鱼行水,遗书鸟印沙。

斋盂香佛饭,法席雨天花。

时有清谈胜,还同叹永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