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觐华外祖高县尹八十

两地甘棠惠爱深,一竿归钓珥江浔。

门前五柳红尘断,庭下三槐白日阴。

谁撞烟楼纡紫绶,人夸宅相绾黄金。

荣名八十浑闲事,看取当年拂袖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届八十的县尹朱觐华的高尚品德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游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朱觐华的官场智慧与个人风骨。

首联“两地甘棠惠爱深,一竿归钓珥江浔”描绘了朱觐华在任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退休,准备回到江边垂钓,享受宁静生活。甘棠象征着仁政与爱民,一竿归钓则预示着官场生涯的结束与隐逸生活的开始。

颔联“门前五柳红尘断,庭下三槐白日阴”进一步渲染了朱觐华归隐后的环境氛围。门前种着五棵柳树,象征着他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平静;庭下长着三棵槐树,白日里树荫浓密,营造出一片清幽静谧的景象,寓意着他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颈联“谁撞烟楼纡紫绶,人夸宅相绾黄金”通过对比手法,赞扬了朱觐华不为名利所动的品质。烟楼和紫绶代表官场的繁华与权力,而宅相和黄金则是对地位与财富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朱觐华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敬佩之情。

尾联“荣名八十浑闲事,看取当年拂袖心”总结了朱觐华的人生观。八十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人生的终点,但对于他而言,荣名不过是过眼云烟,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拂袖心则意味着放下一切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与宁静。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朱觐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朱觐华晚年生活的描绘,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生活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访袁水云

问奇频过子云居,架上萧萧几束书。

玄就从教嘲尚白,龙蟠谁信服为鱼。

九霄寒月千门晓,一曲清商万木䟱。

便欲相从卜邻去,桂花应许袭人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陈豫庵之济宁州(其一)

总角才名五十秋,蹉跎聊尔一监州。

干牛有气时难识,汗血为驹晚见收。

四载禹功留马夹,千年鲁史系麟丘。

屏星到日探遗迹,何恨雄心付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陈豫庵之济宁州(其二)

三载长安共素襟,连床风雨几宵深。

狂来漫击高生筑,舌在宁论季子金。

尺檄忽催游子驾,绨袍欲折故人心。

金山卢水遥相望,犹有飞鸿早暮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寮长陈象川守重庆兼怀郡中旧游

汉廷仙尉赋西征,叠鼓鸣钲出上京。

丹笔几年明法署,朱轓千骑拥专城。

娥眉月入清溪满,巫峡春回锦浪生。

长记郡斋投辖处,送君吟望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