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访袁水云》。诗中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袁水云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
首联“问奇频过子云居,架上萧萧几束书”,以“问奇”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学问和生活的好奇与向往,频繁造访友人的居所。友人的书房里堆满了书籍,“萧萧”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书架上书籍众多、排列整齐的景象,透露出主人的学识渊博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颔联“玄就从教嘲尚白,龙蟠谁信服为鱼”,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前句“玄就从教嘲尚白”中的“玄”可能指的是友人或其作品中的深邃思想,诗人表示愿意接受友人的批评和挑战,体现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后句“龙蟠谁信服为鱼”则以龙蟠为喻,形容友人的才华横溢,即使被误解或轻视,也依然坚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
颈联“九霄寒月千门晓,一曲清商万木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九霄之上的寒月照亮了千家万户,象征着友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如同明月般照耀人心。一曲清商(古代音乐名)在万木之间回响,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友人音乐或文学作品的美妙与深远影响。
尾联“便欲相从卜邻去,桂花应许袭人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成为邻居的愿望,以及对友人生活品质的向往。桂花象征着高洁和美好,诗人期待能像桂花一样,与友人共同生活,享受彼此的陪伴和精神的滋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知识、艺术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