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哀痛不下诏,登封谁上书。
这两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琪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对时事的隐喻。
"哀痛不下诏"一句,表面上看是说皇帝对于某些事情感到极度悲痛,但没有颁布相关的诏令。这里的"哀痛"可能指的是君主对于国家大事或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而"不下诏"则可能暗示着君主虽然内心有所感慨,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的政策或行动。
"登封谁上书"一句,则是在探讨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会有哪些人站出来向皇帝进谏或上书。这里的"登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许是朝廷中的某个高位;而"谁上书"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直言真相、勇于进谏的人才的探寻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君主哀痛与臣子上书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一种矛盾状态:即国家或统治阶层对于某些问题的关注,并且有愿意改善现状的声音,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有效地将这种关怀和声音转化为实际行动。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对于能够改变这一切的人或力量的渴望。
不详
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
集贤更内殿,清选自中台。
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
天厨千品降,御酒百壶催。
鹓鹭方成列,神仙喜暂陪。
复欣同拜首,叨此颂良哉。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
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
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五云从表瑞,藻绘宛成图。
柯叶何时改,丹青此不渝。
非烟色尚丽,似盖状应殊。
渥彩看犹在,轻阴望已无。
方将遇翠幄,那羡起苍梧。
欲识从龙处,今逢圣合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