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庆云图

五云从表瑞,藻绘宛成图。

柯叶何时改,丹青此不渝。

非烟色尚丽,似盖状应殊。

渥彩看犹在,轻阴望已无。

方将遇翠幄,那羡起苍梧。

欲识从龙处,今逢圣合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翻译

祥云自天表显现,如同绘画般美丽。
枝叶何时会改变,但丹青色彩永不褪去。
非烟之色依然华丽,形状似伞却又不同寻常。
鲜艳的色彩依然可见,但在轻阴中已难觅踪迹。
正期待与绿色华盖相逢,怎会羡慕它飞向苍梧的遥远之地。
想要了解它来自何处,如今恰逢圣明时代,一切相符应运而生。

注释

五云:吉祥的云彩。
瑞:吉祥的象征。
藻绘:细致的描绘。
柯叶:树枝和叶子。
丹青:中国传统的绘画颜料,这里指代色彩。
渝:改变。
非烟:非人间烟火之色。
状:形状。
殊:特殊。
渥彩:浓艳的色彩。
轻阴:微弱的阴霾。
翠幄:绿色的华盖,比喻美好的环境或权势。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从龙:古代神话中龙的象征,常指皇帝。
圣合符:圣明时代与天命相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祥瑞之气、色彩斑斓的云图,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开篇“五云从表瑞”即设定了主题,五彩缤纷的云作为吉庆的象征,从画中缓缓流露出吉祥之气。而“藻绘宛成图”则进一步描写了这幅图画的精细和完整,彰显出作者对艺术作品的赞赏。

接着,“柯叶何时改,丹青此不渝”表达了一种艺术超越时间、恒久不变的理念。柯叶可能指代自然之物,其变化反衬出绘画中的色彩(丹青)永不过时,这是对中国传统绘画中丹青色彩持久不变的一种赞美。

“非烟色尚丽,似盖状应殊”中,“非烟色尚丽”可能是在形容这云图之中的色彩非同凡响,而“似盖状应殊”则强调了云的特殊形态,如同天上的宝盖,显得庄严而独特。

诗人在“渥彩看犹在,轻阴望已无”中表现出了对这幅图画中色彩和意境的深刻感受。即使是轻薄的阴霾也无法掩盖这图画中的美丽,而作者却又似乎在寻找那已经不再存在的某种氛围。

“方将遇翠幄,那羡起苍梧”中,“方将遇翠幄”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即将亲临或期待着一个美好的境界,而“那羡起苍梧”则表现出一份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向往。

最后,“欲识从龙处,今逢圣合符”中,“欲识从龙处”表达了诗人希望从这祥瑞之云中寻找到某种智慧或启示,而“今逢圣合符”则意味着今天遇见了与圣贤相符合的美好事物,两者完美契合。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图画的细致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艺术及道德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5)

李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的五世孙。会昌二年(842年),去世,年七十七。获赠太保,谥号“缪”。他著有表状一卷,今已佚

  • 字:表臣
  • 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
  • 生卒年:766年-842年

相关古诗词

春台晴望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

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

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

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赋得竹箭有筠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

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

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凤花仍吐,停霜色更新。

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长至日上公献寿

候晓金门辟,乘时玉历长。

羽仪瞻上宰,云物丽初阳。

汉礼方传佩,尧年正捧觞。

日行临观阙,帝锡洽圭璋。

盛美超三代,洪休降百祥。

自怜朝末坐,空此咏无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

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

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