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夜冷

山冷没禁当,那堪更漏长。

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

茭白心如墨,冬青子亦黄。

袛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山间的冷意无法抵挡,更何况夜晚的滴漏漫长。
寒冷侵袭着秋后的扇子,夜晚的风仿佛带来了霜冻。
茭白心黑如墨,冬青的果实也已泛黄。
只适合煮熟芋头和栗子,与僧侣共享这顿饭。

注释

山冷:形容山间的寒冷。
没禁当:无法抵挡。
那堪:更何况。
更漏长:夜晚的滴漏声显得格外漫长。
寒欺:寒冷侵袭。
秋后扇:秋后的扇子,不再使用,象征着秋天的结束。
风试:风吹过仿佛测试。
夜来霜:夜晚降霜。
茭白心:茭白的内心。
如墨:像墨一样黑。
冬青子:冬青的果实。
亦黄:也已经变黄。
煨芋栗:煮熟的芋头和栗子。
啮引:咀嚼。
对缁郎:与僧侣一起享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房夜晚的清冷景象。首句"山冷没禁当",以山的寒冷渲染出僧房外环境的寂静和深沉;"那堪更漏长"进一步强调了长夜漫漫,时间的流逝加深了孤寂之感。接下来的两句"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通过秋扇被冷风吹落和霜的降临,生动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夜晚的严寒。

"茭白心如墨"运用比喻,形容茭白在寒冷中颜色变得深暗,增添了画面的质感;"冬青子亦黄"则写出连常绿的冬青也在寒气中显露出黄色,显示出自然界的萧瑟。最后两句"祇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诗人建议僧侣们围炉煮食芋头和栗子取暖,同时表达了与同样身着黑色僧衣的同伴共度寒冷的温馨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房之夜的冷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柴元彪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内敛的情感见长,这首《僧房夜冷》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40)

柴元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人心吟

长江万顷深,风静波自止。

人心仅一寸,日夜风波起。

桑田倏沧海,汩没势未已。

安得今人心,常如古井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击壤歌

击壤歌,击壤歌,仰观俯察如吾何。

西海摩月镜,东海弄日珠。

一声长啸天地老,请君听我歌何如。

君不见丹溪牧羊儿,服苓餐松入金华。

又不见武陵捕鱼者,舣舟绿岸访桃花。

高人一去世运倾,或者附势类饥鹰。

况是东方天未白,非鸡之鸣苍蝇声。

朝集金张暮许史,蠛蠓镜里寄死生。

犀渠象弧谐时好,干将镆铘埋丰城。

失固不足悲,得亦不足惊。

秋花落后春花发,世间何物无枯荣。

十年漂泊到如今,一穷殆尽猿投林。

平生舒卷云无心,仪舌纵存甘喑喑。噫吁嘻!

豪猪靴,青兕裘,一谈笑顷即封侯。

后鱼才得泣前鱼,予之非恩夺非雠。

眼前富贵须年少,吾将老矣行且休。

休休休,俯视八尺躯,沧海渺一粟。

忆昔垂九龄,牵衣觅李栗。

回头华发何萧萧,百年光阴如转烛。

乃歌曰:不编茅兮住白云,不脱蓑兮卧黄犊。

仰天拊缶兮呼乌乌,手持鸱夷兮荐醽醁。

乃赓载歌曰:招夷齐兮采薇,拉园绮兮茹芝。

折简子陵兮羊裘披,移文灵均兮佩琼枝。

敢问诸君若处庙廊时,食前方丈、侍妾数百得志为之而弗为。

形式: 古风

同朱山长游江郎

屃赑开天风,三峰互参峙。

一如植躬圭,两峰拱而侍。

削玉石为笔,书空云作纸。

岚光动九天,翠色照千里。

上有碧玉莲,中有黄金鲤。

壁界一字天,松老千年乳。

鹰旋磨云根,虎跑流石髓。

禅师久入定,色相如不死。

灵石剖鸿荒,开山自晋始。

威显三直神,肸蚃百世祀。

劫风俄扇扬,梵宇忽颓圮。

僧来自怀玉,被荆营故址。

笙鹤宴群仙,钟鱼饭德士。

佳客贲而思,空谷跫然喜。

一筇事幽讨,万象归俯视。

山茗澹以清,村醪薄而旨。

对弈覆危枰,投壶响飞矢。

盘桓苍翠间,酬酢笑谈里。

攲枕自逍遥,凭阑时徙倚。

泉琴浣我心,松筝清我耳。

庐山乐天翁,敬亭谪仙子。

今昔虽殊时,其乐亦如此。

留为他日观,岁月端可纪。

形式: 古风

老农吟

袯襫田家翁,矍铄须眉白。

问渠年几许,不记年庚甲。

自言身世居此村,三十得儿儿复孙。

伤哉儿孙已露电,朝昏只影空断魂。

生来只是种田土,田土祇今易几主。

乡村成败历能言,英雄磨灭不知数。

尽日垄亩力耕耘,饷馌炊舂倩比邻。

归来薄暮饭牛罢,索绹织屦宵犹勤。

吁嗟兮,既绝望乎鸠杖与糜粥,曾不见富人之哀我茕独。

但愿年丰醉鸡豚,重见太平死亦足。

纵如颜都尉、马伏波,老来恩宠成蹉跎。

蚁穴一梦今如何,贫富夭寿总如此。

我莫愁,君莫喜,好将荣辱哀乐、是非得失付与东流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