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村

黄沙漫空天一色,漠北阴山断行迹。

明妃辞汉适单于,委骨胡沙无来日。

心事欲向琵琶传,天荒地老何人识。

胡雁经年去会还,汉月几夜圆复缺。

雁飞那解寄音尘,月明不管人愁绝。

冢上千年不改青,怨入边风与羌笛。

谁为君王设此谋,纵杀画工果何益。

至今犹使昭君村,有女炙面殊不惜。

汉已无策唐效之,公主沦弃豺狼域。

何不设备禦狂胡,人言仲舒计已疏。

不以女色媚穹庐,圣宋之德千古无。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沙弥漫天空一片黄,大漠北边阴山消失在远方。
王昭君离开汉朝嫁往匈奴,她的遗骨永埋胡沙没有归期。
她的心事寄托在琵琶声中,但谁能理解这永恒的哀愁。
胡雁每年往返,汉月却有圆缺更迭。
大雁不懂传递消息,明亮的月光却无视人们的悲伤。
千年的坟墓青草依旧,怨恨融入边风和羌笛的旋律。
是谁为君王出此计策?即使杀了画师又能如何。
直到今日,昭君村仍有女子烤面,毫不吝惜。
汉朝已无良策可效仿,公主被遗弃在虎狼之地。
为何不防备那些狂野的胡人?有人说董仲舒的策略已失效。
不以女性美色取悦异族,宋朝的美德流传千古。

注释

黄沙:沙漠中的沙尘。
天一色:天空一片黄色。
漠北:北方的大漠。
阴山:中国北方山脉。
委骨:留下遗骨。
胡沙:指匈奴地区。
心事:内心的情感。
琵琶:古代弦乐器。
胡雁:指北方的雁。
汉月:指中国的月亮。
音尘:信息或消息。
愁绝:极度悲伤。
冢上:坟墓之上。
边风:边境地区的风。
羌笛:中国古代的一种笛子。
设此谋:制定这样的策略。
昭君村:与王昭君有关的地方。
炙面:烤面。
公主沦弃:公主被遗弃。
豺狼域:比喻恶劣的环境。
设备禦:防备抵御。
仲舒计:董仲舒的策略。
圣宋之德:宋朝的高尚品德。
千古无:流传千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历史沧桑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古代美女昭君出塞的回忆,抒发了对历史往事的感慨和对边疆战略的思考。黄沙漫天,一色苍茫,漠北阴山,更显得荒凉与孤寂。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悲剧性。

"明妃辞汉适单于,委骨胡沙无来日"两句,通过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历史沧桑的无奈感。"心事欲向琵琶传,天荒地老何人识"则是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想要借琵琶之声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但却发现这天地万年,对于个人情感的认知与记忆,却无从触及。

接下来的几句"胡雁经年去会还,汉月几夜圆复缺。雁飞那解寄音尘,月明不管人愁绝"则是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胡雁作为边塞常见的象征,经年的迁徙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轮回,而汉月的圆缺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暗喻。

"冢上千年不改青,怨入边风与羌笛。谁为君王设此谋,纵杀画工果何益"这几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批判。昭君的坟墓历经千年依旧苍翠,但她的悲剧命运却被边塞的风与羌笛所吞没。这不仅是一个美女的悲剧,也是对权谋与残忍手段的控诉。

最后,"至今犹使昭君村,有女炙面殊不惜。汉已无策唐效之,公主沦弃豺狼域。何不设备禦狂胡,人言仲舒计已疏。不以女色媚穹庐,圣宋之德千古无"几句,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战略的探讨。昭君村至今犹存,而美女们依旧被弃于边塞,这让人想起了汉唐以来的历次类似事件。诗人质疑这些策略的意义,并提出应该有更为远见的计谋来应对胡人的威胁,而不是仅仅依赖女色媚惑。这最后一句"不以女色媚穹庐,圣宋之德千古无"则是对圣明之君应当展现出的德行与智慧的肯定。

收录诗词(26)

沈继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閤学袁尚书帅蜀(其一)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识向来袁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

汉中席捲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

蜀备三边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

嗟哉作俑茶盐酒,久矣疲民战守和。

筑室道谋须勇决,养鱼沸鼎益烦苛。

归来便把中书笔,留与儿童日咏歌。

形式: 古风

粤俗乞巧以六夕,戊午七月六日为阳历八月十二日。是夕宣南灯火灿然,不缘乞巧。予记以诗,分寄贞壮、宾虹

郁郁奇情人怨思,初秋风露已凄其。

更无可语今宵事,剩欲新题别后诗。

北俗岁时异荆楚,南城灯烛动车旗。

未殊作兴缘嘉会,惟有键关倦客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洪内翰知太平府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

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

自有科举累,吾道几弃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谁洗新学肠,少愈自圣颠。

斯文日琢丧,未丧关诸天。

上帝实惠顾,为时生此贤。

高文破崖岸,天地发大全。

论事似陆贽,实录如史迁。

绪馀寄吟咏,直追风雅篇。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渊源。

如奏清庙瑟,三叹遗音存。

如闻阳春曲,和者奚寡焉。

公昔在西掖,丝纶代王言。

胥吏俱腕脱,思涌惊飞泉。

玉堂久挥翰,夜席屡为前。

禁中得颇牧,可但词采专。

草书招赞普,传檄定幽燕。

欲清塞北尘,自许素志坚。

经纶天下手,绘像期凌烟。

异论忽矛盾,去国何翩然。

申伯宣辅相,有时于蕃宣。

帆锦落天东,寒色与江连。

雪意聚忽散,雁字整复偏。

行行采石江,斗酒酹谪仙。

古来文士贵,宠数极异恩。

金井沃醉面,落笔动至尊。

愿言投谮者,以雪千载冤。

伟哉扶靴气,宁复事拘挛。

异世傥同调,一系五湖船。

形式: 古风

送阁学袁尚书帅蜀分得云字韵

秋郊时出祖,秋尽不馀分。

西湖贮秋色,护日浮轻云。

煌煌元戎乘,行旃驻河濆。

璧水官僚多,飞盖凝祥氛。

坐间皆诗流,觞咏更纷纭。

司成风骚将,诗坛推冠军。

分韵召众作,号令听鼓鼖。

古诗重送别,今当超前闻。

伟哉益州牧,学奥穷典坟。

知略辏上前,一洗凡马群。

久著侍臣冠,献纳趋朝昕。

全蜀谋帅重,临遣上意勤。

惟先抚摩术,可策恢复勋。

大雠竟未复,以周事夷獯。

蜀民贫已甚,苛取犹丝棼。

公施活国手,如拯溺救焚。

未省锦城乐,侈靡徒纷纷。

行看清献归,以道佐吾君。

百壶致饮饯,宁复惜醉醺。

蜀都虽可赋,于公何足云。

诸葛有盛心,独得之河汾。

赠言吾岂敢,此意渺无垠。

抑使后来者,有感于斯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