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閤学袁尚书帅蜀(其一)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识向来袁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

汉中席捲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

蜀备三边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

嗟哉作俑茶盐酒,久矣疲民战守和。

筑室道谋须勇决,养鱼沸鼎益烦苛。

归来便把中书笔,留与儿童日咏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继祖的作品,名为《送阁学袁尚书帅蜀(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征战的美好祝愿。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开篇即描绘出一位官员在边疆长期处理军国大事的情景,并且得到皇上的肯定,这里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工作的认可和赞赏。

“竟识向来袁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接下来,诗人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如袁彦道、管宁等,他们在军事上的贡献和英勇表现,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能够继承这些英雄志士精神的期望。

“汉中席捲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这两句写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和将领,如汉中之战,以及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把握大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朋友能在关键时刻站稳脚跟、取得胜利的信心。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这里强调的是基础和起点的重要性,以及能够顺应时势迅速取得成就。诗人鼓励朋友要有远见卓识,就像古代那些能够用好蜀地之利、乘机制敌的英明将领一样。

“蜀备三边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这两句描绘了蜀地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义,以及对外防御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强调朋友肩负的责任重大。

“嗟哉作俑茶盐酒,久矣疲民战守和。”这两句则转向人民的苦难,战争带来的长期压力和人民的不易。诗人的同情心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对朋友即将面临任务的提醒。

“筑室道谋须勇决,养鱼沸鼎益烦苛。”这两句写的是军事行动的艰难与复杂,以及需要的果断和智慧。诗人鼓励朋友在未来的征战中要有勇气去决策,同时也警示他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和智谋。

“归来便把中书笔,留与儿童日咏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平安归来,并且能够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传承下去,让后代子孙能够学习和赞颂。这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朋友的鼓励,以及对未来征战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军事才能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对于军事将领的期望和要求。

收录诗词(26)

沈继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粤俗乞巧以六夕,戊午七月六日为阳历八月十二日。是夕宣南灯火灿然,不缘乞巧。予记以诗,分寄贞壮、宾虹

郁郁奇情人怨思,初秋风露已凄其。

更无可语今宵事,剩欲新题别后诗。

北俗岁时异荆楚,南城灯烛动车旗。

未殊作兴缘嘉会,惟有键关倦客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洪内翰知太平府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

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

自有科举累,吾道几弃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谁洗新学肠,少愈自圣颠。

斯文日琢丧,未丧关诸天。

上帝实惠顾,为时生此贤。

高文破崖岸,天地发大全。

论事似陆贽,实录如史迁。

绪馀寄吟咏,直追风雅篇。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渊源。

如奏清庙瑟,三叹遗音存。

如闻阳春曲,和者奚寡焉。

公昔在西掖,丝纶代王言。

胥吏俱腕脱,思涌惊飞泉。

玉堂久挥翰,夜席屡为前。

禁中得颇牧,可但词采专。

草书招赞普,传檄定幽燕。

欲清塞北尘,自许素志坚。

经纶天下手,绘像期凌烟。

异论忽矛盾,去国何翩然。

申伯宣辅相,有时于蕃宣。

帆锦落天东,寒色与江连。

雪意聚忽散,雁字整复偏。

行行采石江,斗酒酹谪仙。

古来文士贵,宠数极异恩。

金井沃醉面,落笔动至尊。

愿言投谮者,以雪千载冤。

伟哉扶靴气,宁复事拘挛。

异世傥同调,一系五湖船。

形式: 古风

送阁学袁尚书帅蜀分得云字韵

秋郊时出祖,秋尽不馀分。

西湖贮秋色,护日浮轻云。

煌煌元戎乘,行旃驻河濆。

璧水官僚多,飞盖凝祥氛。

坐间皆诗流,觞咏更纷纭。

司成风骚将,诗坛推冠军。

分韵召众作,号令听鼓鼖。

古诗重送别,今当超前闻。

伟哉益州牧,学奥穷典坟。

知略辏上前,一洗凡马群。

久著侍臣冠,献纳趋朝昕。

全蜀谋帅重,临遣上意勤。

惟先抚摩术,可策恢复勋。

大雠竟未复,以周事夷獯。

蜀民贫已甚,苛取犹丝棼。

公施活国手,如拯溺救焚。

未省锦城乐,侈靡徒纷纷。

行看清献归,以道佐吾君。

百壶致饮饯,宁复惜醉醺。

蜀都虽可赋,于公何足云。

诸葛有盛心,独得之河汾。

赠言吾岂敢,此意渺无垠。

抑使后来者,有感于斯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爱民堂为涪陵卢使君题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期。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馀书榜字,银钩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邹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