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始亨写给他的两个儿子文儿和通儿的。诗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期望与教导。
首句“昔余有奇梦”,诗人以梦境开篇,似乎预示着对后辈的非凡期待。接着,“命你曰文通”点出诗题中的“文儿通儿”,直接表达了对他们的名字寓意,希望他们能文采飞扬,通达事理。
“经术河汾正”一句,借用了古代学者学习的地点——河汾之地,暗示了学习经典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后辈应追求学问正统的期望。
“文章綵笔工”则直接赞扬了孩子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希望他们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学从中质勉,道在百年穷”强调了学习的过程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指出追求知识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持续的努力。
最后,“莫向垆头去,清狂似乃翁”则是对孩子们的告诫,劝导他们不要沉迷于世俗的享乐,而应保持清高自守,像父亲一样,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意义,鼓励他们在学问与道德上不断进取,成为有才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