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古调

滥觞岷山侧,朝宗盖自然。

沸沸出幽窦,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彻地,远势欲浮天。

万石攒若斗,一流泻如悬。

二蜀通货博,三峡为防坚。

上下比难险,往来争溯沿。

冲高濆气盛,转急汹形圆。

行人戒仲夏,招子尚耆年。

风波虽灭裂,滩碛且丛骈。

湍声混蛮市,涨润入畬田。

旁临股且栗,顺下目无前。

浮沫逢槎聚,垂瀑依岸穿。

哀猿藏森耸,渴鹿听潺湲。

幽胜祠宇密,倾危村舍联。

寒沙淹宿雨,暖溆罩春烟。

青芜随远曲,白鸟戏轻涟。

常经祗名利,旧隐多神仙。

至清逃鳅鳝,极奥容鲟鳣。

楚臣忠义郁,巫女威福专。

龙骧战具敏,鲧嗣导功全。

瞿唐十里暗,滟滪一邱偏。

砥柱未足拟,吕梁诚浪传。

伊予非智者,被命徒勉旃。

尺短纠列郡,寸进乘孤船。

一步一篙探,百丈百夫牵。

通夕但耿耿,终日惟乾乾。

废职罹罪罟,委命通化甄。

寄言千金子,狂狷可闻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源自岷山一侧,朝向大海本是天性。
激流涌出深洞,滔滔汇成大川。
水流深深似乎直达地底,气势磅礴仿佛要升上天空。
众多石头聚集成斗,水流直泻如悬挂。
蜀地贸易繁盛,三峡作为屏障坚固无比。
上下游艰险难行,船只往来争相逆流而上。
水流冲击产生大量水汽,水流湍急形成漩涡。
行人需提防仲夏时节,招子老人经验丰富。
尽管风浪凶猛,滩涂沙滩依然密集。
湍急的水声混杂在蛮荒集市,上涨的河水滋润农田。
岸边临近处令人胆战心惊,顺流而下视野开阔。
泡沫聚集成舟,瀑布依傍河岸穿行。
哀鸣的猿猴藏于森林深处,口渴的鹿群倾听潺潺流水。
幽静的胜景寺庙众多,危险的村落紧密相连。
寒冷的沙滩积聚了夜雨,温暖的溪流笼罩着春烟。
青草随着远方的曲折延伸,白鸟在轻柔的涟漪中嬉戏。
人们常常忙于名利之争,古老的隐士多有神仙之姿。
最清澈的水能避开鱼类,最深奥之处容纳大鱼。
楚国臣子忠义满怀,巫女拥有神秘的权力。
龙骧号战船行动敏捷,鲧的后代鲧禹治水功绩显著。
瞿塘峡长达十里暗黑,滟滪堆只是一小丘。
砥柱山不足以形容,吕梁关的传说实为夸张。
我并非智者,受命前行只能尽力。
身处狭小之地纠察郡务,乘坐孤舟步步向前。
每一步都需试探前行,上百人拉扯船只。
整夜思绪不宁,白天全力以赴。
因失职而获罪,命运交由化育之力。
告诫富家子弟,狂妄与放纵不可取。

注释

滥觞:开始,源头。
朝宗:河流朝向大海。
幽窦:深邃的洞穴。
万石:众多石头。
湍声:水流的急促声音。
蛮市:偏远的集市。
废职:失职。
罪罟:罪罚之网。
狂狷:狂妄固执。

鉴赏

此诗描绘了蜀道之险峻,水流之奔腾,以及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交织。通过对峡山和江水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世间凋敝变化的感慨。

诗中“滥觞岷山侧”开篇,即奠定了雄伟险峻的画面基调。接下来的“沸沸出幽窦,滔滔成巨川”生动地描绘了江水从深山幽谷中奔涌而出的景象,显示了水势的磅磅有力。

诗人通过对比衬托,如“万石攒若斗,一流泻如悬”,强调了峡山之险峻与江水之奔腾。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如“二蜀通货博,三峡为防坚”等,显示出作者对这一地区历史沉淀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和对人文历史的穿插反映,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立体感强烈的峡山世界。

收录诗词(1)

杜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林分韵得爱字

去城十里南郊外,突兀老梅馀十辈。

玉雪为骨冰为魂,气象不与凡木对。

我来穷冬烟雨晦,把酒从公对公酹。

人言此实升庙堂,埋没荒村今几岁。

清芳不为无人改,捐弃何妨本根在。

瑰章妙语今得公,国色天香真有待。

归路从公巾倒戴,俗物污人非所爱。

我公行向日边归,此段风流入图绘。

形式: 古风

安济桥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誇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铸就揩磨不计工,岂量资质本顽铜。

面前毫发曾无隐,背后看来便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过董孝君祠

湖环阚麓任清涟,古庙尘埋自汉传。

剑吐寒芒愤已雪,碑刊轶事墨犹鲜。

芳名百世留青史,至行千年启后贤。

爵禄可辞甘海曲,富春耕钓与骈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