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堂沙三兄创纂谱牒渐次告成复构祠基适与予祖祠相对因赋呈四十二韵并以志五十载昆玉交谊云

沙氏古侯裔,勋绩著前纪。

有明定鼎初,将军来江涘。

生为吴侯友,歾祔吴侯祠。

绵绵瓞引苗,莫莫葛繁藟。

君其十四世,韡鄂联四美。

里闬幸余同,衡宇近尺咫。

伯也余随肩,君更余齐齿。

弱冠缟纻投,气谊洽兰芷。

境困迫谋生,而我略相似。

槃槃伯叔才,奇计苞师史。

羽鸠果得岁,堂构扩旧址。

我亦获馀赢,什一敢君拟。

仰惟都督公,开我氏族始。

支牒久不治,房祀亦就圮。

人生有本源,安敢忘木水。

努力事赞襄,稍稍得条理。

囊与伯过从,倾谭每移晷。

自云先将军,专祠尚有俟。

胥宇倘得所,庶足列筵几。

惜哉玉树枝,遽萎秋风里。

美意隳垂成,君乃奋然起。

创谱学眉山,支派访远迩。

条缕判纤悉,一一付劂剞。

载度东南隅,崇基附城趾。

榱桷及瓴甓,次第材具庀。

俎豆荐馨香,千秋永无已。

与我都督祠,峨峨恰对峙。

囊金解玉丹,锱铢不旁委。

峻业肇权舆,建树鲜凭恃。

已逾杖国年,精神迈强仕。

晚节茂松柏,春和融杖履。

自谓老更痴,戏与苏髯比。

仙侣按齐眉,荣阀车生耳。

绕膝罗英才,我最阿戎喜。

家乘手编纂,寒暑忘三徙。

恂恂抱虚中,校雠属吾子。

驽骀逐骅骝,颇恐不自揣。

筹策互交咨,不弃刍荛鄙。

愿言缔知心,永景侨虎轨。

愧我蒲柳衰,羡君得杞梓。

隆隆正未艾,眉梨孴庞祉。

哦诗述今昔,聊以志仰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世承为纪念其家族历史与文化传承,以及与友人沙三兄深厚友谊而作。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家族谱系的重视与整理,还表达了对友人间情谊的珍视与怀念。

诗的开头提到沙氏家族的功绩与荣耀,强调了家族历史的重要性。接着,诗人回忆了与沙三兄的友情,从少年时的交往到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境,再到各自在家族事业上的贡献。诗中特别提到了沙三兄创建家族谱系的壮举,以及其对家族祠堂的重建,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也加深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认同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沙三兄的敬佩之情,赞扬了他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在家族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表达了对家族传统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决心。最后,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了这段历史,以此作为对过去岁月的纪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家族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友情的颂扬,更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族、友情以及文化传承的深深热爱与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3)

张世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乞巧辞

富贵从来不可求,痴心夜半诉缘由。

纵然乞得天孙巧,巧似天孙难久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云乃先生陈司马留别

双旌淩风翔,桂棹亦已整。

福星方北移,欲挽何由请。

万姓送河干,将语气先哽。

盛德所感孚,捷若形与影。

况辱知遇深,怅惘安能屏。

贱子苦疏放,天性刚且鲠。

读书偶一得,狂论倏然骋。

往往遭俗嫌,弃掷如顽矿。

惟公加拂拭,每见首辄肯。

推心置腹中,信任无与并。

俯仰阅三年,泄沓绝俄顷。

四知惕暮夜,清慎过杨秉。

中厨告炊断,淡漠付微哂。

债累已钜万,心犹切悲悯。

嗷鸿未安辑,焦劳忘食寝。

临去重踌蹰,迂驾将往省。

爱我逾骨肉,针砭复时领。

谓子清无私,干局更开敏。

惟虑性孤介,或至招尤眚。

有学贵有养,气暴须自忍。

我亦献刍尧,愿公屡閒静。

坎坷讵易平,沈酣本难醒。

施为有次第,未可一时并。

精神虽富有,太竭后必窘。

加飧慎摄卫,古语亦甚炳。

公稍颔其颐,子言固当谂。

良玉不厌砥,良弓不厌檠。

临别相赠言,此义百代准。

引领睇江云,寸衷常耿耿。

形式: 古风

自悼

虚度浮生五十馀,寒窗空自惜居诸。

也思云路争驰骤,竟困风檐未展舒。

声闻过情滋愧我,命途多舛敢怜余。

萧斋景况仍如旧,犹忆三更月照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靖寓得翼堂族叔讣哭挽七绝二首(其一)

思君访我到沙滨,正值凉秋一味新。

岂料江干分别后,飘然竟作玉楼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