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
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
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新生生命力的赞美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 这两句以天文现象开篇,璿霄是古代星宿名,斗车则指北斗七星,它们的运行预示着季节更替,而“春意”二字轻轻拂过,梅花在严寒中尚未绽放,却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这两句转向人间生活,人们在温暖的春日里享受午睡,而诗人的心思却飘向了酒家,那里的欢声笑语和诗人闲适的情怀相得益彰。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 这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象,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它在地面上散发着最后的冬日残余,而那冷清的颜色却被收敛在了天边。
"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大自然中生命活动的观察,归来的大雁在空中留下了它的痕迹,而清晨时分,在浦边的沙地上,留下了它们停息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更新换代的感受,以及内心世界中对温暖与生命力的向往。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楼台带馀雪,寒色未全收。
久负入关意,空为同舍羞。
清樽接胜友,飞盖从贤侯。
应恨春来晚,烟林已数游。
太白明如李,东方三丈高。
晨光孤照阙,雾气湿侵袍。
槐柳经霜惨,骅骝得路豪。
素餐无小补,俛仰愧金鳌。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
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
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
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瓦沟微白雪光清,阙角初红海日腾。
尘息长街千骑入,鞘鸣深殿六龙升。
云岩有客空回首,圭荜何人尚曲肱。
自笑鲰生章绶缚,不容逃去正如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