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善堂宴饯应诏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

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

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

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士人们称赞他的清廉品德,皇帝心中看重他的稳重和经验。
他在朝堂上侍奉经书,得以辞去俗世官职,解脱繁琐事务。
在私下讨论时,他们共享尊贵的金印,行动间透露出淡泊的气质。
回忆起他在京城过去的辉煌,即使是担任过宰辅的疏傅,也算不上他现在的荣耀。

注释

士论:公众的评价。
清德:清廉的品德。
皇心:皇帝的心意。
老成:稳重、有经验。
陈谟:陈谟,可能是人名,代指某位官员。
经席:朝堂或学术讨论场合。
谢:辞去,谢绝。
尘缨:世俗的官职,比喻繁琐事务。
坐密:私下讨论。
金章:象征地位的金印。
行徐:行动从容。
玉醴清:比喻高尚的品行。
都门:京城。
昔:过去。
供帐:设宴接待的排场。
疏傅:古代官职,这里指地位高的人。
未为荣:不算荣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温馨与庄重,反映了古人尊老敬贤的情操。"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表明士大夫们都归向那些品行高洁之人,皇帝也特别尊重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这不仅体现了君主对忠良的信任,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德性的推崇。

"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则是说朝廷中的大臣们围绕在皇帝身边,接受着圣上的教诲,而诗人自己则获得了皇上的赦免,被解除了过去的过失和束缚。这表明诗人的地位和对国事的参与度。

接下来的"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描绘了一场宴席的情景。宴会上座无虚席,金质的文书摆放得井然有序,而诗人则缓步于清澈如玉的美酒之间。这不仅展示了宴会的奢华,更透露出一种安逸而庄重的氛围。

最后两句"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则是说过去在都城的大门前摆放过帷幕,但诗人并不因此感到自豪。这里可能隐含了对功名利禄不以目之的超然态度,也许是在表达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宴会,展示了古代社会中尊老敬贤、官员朝会的情景,以及个人对名誉和功业持有的平常心态。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王胜之十二月十五日朝退马上作

瓦沟微白雪光清,阙角初红海日腾。

尘息长街千骑入,鞘鸣深殿六龙升。

云岩有客空回首,圭荜何人尚曲肱。

自笑鲰生章绶缚,不容逃去正如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

岂无锦幄翠帘垂,匝树明灯正赫曦。

共惜月华方满夜,更当秋色中分时。

乌皮几稳风侵鬓,白玉楼高冷透肌。

千里浮云何处断,北来试问雁应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和江邻几九月五日省直

群驺布路歆,瘦马解鞍回。

雨阕虫声乐,秋深菊意催。

图书纷自适,僚友邈谁陪。

何以消寒夜,残醪不满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