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朝有感

每恨生朝天一涯,今年却喜得还家。

渐看寒谷回春律,愈使衰翁感岁华。

客至宁辞倾竹叶,老来能醉几梅花。

馀生祇愿长如此,浮利浮名未足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每当遗憾生日只在天涯海角度过,今年却意外地能够回家。
渐渐看到寒冬中的生机复苏,更让垂暮老人感叹岁月的流转。
客人来访,我怎能推辞斟满竹叶青酒,年老后能畅饮几枝梅花已算满足。
余生只希望能长久如此,那些浮躁的名利不值得夸耀。

注释

每:每当。
恨:遗憾。
生朝:生日。
天一涯:天涯海角。
却:却。
喜:欢喜。
得:能够。
还家:回家。
渐:渐渐。
寒谷:寒冬。
回春律:生机复苏。
衰翁:垂暮老人。
感:感叹。
岁华:岁月。
客至:客人来访。
宁辞:怎能推辞。
倾竹叶:斟满竹叶青酒。
能醉几梅花:能畅饮几枝梅花。
馀生:余生。
祇愿:只希望。
长如此:长久如此。
浮利浮名:浮躁的名利。
未足誇:不值得夸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 芋的作品,标题为《生朝有感》。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生活的无奈与对重返故土的喜悦。在开篇“每恨生朝天一涯”,诗人抒发了长期漂泊异地的哀愁,接着转折为“今年却喜得还家”,表达了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的喜悦。

在下片,“渐看寒谷回春律”描绘出自然界从严冬走向初春的景象,这种季节更迭不仅是时间流逝的写照,也是诗人年华老去的一种感触。随后的“愈使衰翁感岁华”,则深化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客至宁辞倾竹叶”一句,通过对宾朋到来的淡然态度,反映出诗人在经历世事变迁后心境的平和与超脱。而“老来能醉几梅花”则展现了诗人晚年对酒、对自然美景仍有着浓厚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简单享乐的态度。

末尾两句“馀生祇愿长如此,浮利浮名未足誇”,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平淡安逸的生活能够持续下去,并且对于世间的名利,不再有过高的追求或自我吹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简朴生活的心境。它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一种普遍向往。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用天予贡院韵以饯行色

直气如君世莫双,笑人老死利名场。

一言龃龉身虽去,万口咨嗟道愈光。

舌在何妨居泽国,时来会见佐岩廊。

人间荣辱浑休问,日饮醇醪计亦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用王龟龄韵题五柳堂

久矣斯堂废,重兴赖有公。

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

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用金克家韵赋梅花

我赋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

祇思长向花前醉,不厌闲来树下频。

俗眼但知誇洁白,老怀端是爱清真。

大家管领须宜早,莫待飘零作地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用前韵示三七侄

吾家小阮亦贤哉,又得携壶为我来。

应念难逢重九节,要陪痛饮十分杯。

头添白发那能久,眼看黄花有几回。

颇恨病衰鲸量减,只将笑口为君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