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横亘东西白气升,喧传入夜事堪惊。
纵焚倳刃连村市,流血呼冤逼郡城。
天地岂忘心憯怛,山河未放影分明。
提携妇女闺房秀,饮涕群驱敢出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紧张而悲壮的社会景象。首句"横亘东西白气升",以白气升腾象征战乱的烽烟四起,横贯东西,渲染出战事的规模和严重性。次句"喧传入夜事堪惊",进一步强调了消息的恐慌程度,即使夜晚也难以平静。
第三句"纵焚倳刃连村市",形象地描述了战火焚烧,刀光剑影,村庄市集遭受屠戮的惨状。"流血呼冤逼郡城",则写出受害者的悲愤与控诉直指郡城,揭示了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
"天地岂忘心憯怛",诗人以天地之大,感叹苍天对人间苦难的无动于衷,表达了对无辜百姓的深深同情。"山河未放影分明",暗示战争的阴影仍未消散,山河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提携妇女闺房秀,饮涕群驱敢出声",描绘了妇女们在战乱中被驱赶,连闺秀也无法幸免,只能含泪忍受,不敢发出反抗的声音。这既展现了战争对女性的摧残,也突显了人民在强权下的无奈与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真实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一面,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关怀。
不详
(公元一二九二年至一三七九年)字亨远。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八岁。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称石初。多从宋诸遗老游,得其绪论。延佑中,(公元一三一七年)再试不售,遂杜门谢客,专意于诗古文。霆震亲见元代之盛,又亲见元代之亡,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情至深。所著石初集十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人目为元末之诗史
月满虚堂奏帝归,仙风吹送紫云衣。
九还欲致三花聚,一悟能消万劫非。
老树鹤栖存夜气,清池鱼跃见天机。
黄冠免得山阴客,未信诗盟与愿违。
未霜白雁渺关河,来日空随赴海波。
世难持身高处怯,秋声入耳老来多。
山中甲子今谁在,日下长安柰远何。
几度西风馀破帽,悠悠心事唾壶歌。
梦中走马上西凉,回首燕山六月霜。
尚想筑台思郭隗,谁能荐士效田光。
三陲吴楚人才劣,百战河山事会长。
赖有淮南招隐处,掩窗清昼坐焚香。
京洛风尘竟未休,送迎为上敝貂裘。
萧条人物常如夕,惨澹乾坤又入秋。
敕使经年遗北海,战场近日在南州。
纷纷鸡鹜群争入,谁向沧江友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