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前意

驿路红尘鼓吹,池塘青草蛙声。

本来都无音响,雅俗欲向谁论。

形式: 六言诗

鉴赏

这首诗以“驿路红尘鼓吹,池塘青草蛙声”开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红尘中的驿路与池塘边的青草,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旅途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鼓吹之声与蛙鸣之音交织在一起,既有喧嚣也有宁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

接着,“本来都无音响”,这句话似乎在说,无论是驿路上的喧闹还是池塘边的蛙鸣,其实都是自然现象,它们的存在并不因为人类的感知而改变。这句诗引出了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即事物本身的存在并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影响。

最后,“雅俗欲向谁论”,则表达了对事物评价标准的探讨。这里的“雅”与“俗”指的是不同的审美或价值观,诗人提出的问题是,对于这些不同的评价标准,究竟应该向谁去讨论或寻求共识?这反映了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思考,以及对价值判断标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引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过黄粱梦三首(其一)

车帷且勿卷,吾愧见卢公。

广陌争驰骋,安知非枕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过黄粱梦三首(其二)

枕中天地宽,梦里年光速。

屈指威音前,黄粱曾几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过黄粱梦三首(其三)

共道梦非真,谁知醒复伪。

飞升羡吕公,亦是梦中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铜雀台

网户珠帘经几春,缕衣歌扇化为尘。

随风惟有台前柳,犹胜当年缓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