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厓门吊古(其二)》是明代诗人张鸣韶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行宫遥指隔彤扉,烽火狼烟满翠微。”以“行宫”、“彤扉”、“烽火”、“狼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行宫远在彼端,被彤色的门扉隔开,烽火狼烟弥漫在翠绿的山峦之间,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残酷氛围。
颔联“一自舟师飞野烬,千秋陵谷锁斜晖。”转而描述了历史事件的转折点——舟师的行动导致了野地的焚烧,时间流逝千年,陵墓与山谷间被夕阳的余晖锁住,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
颈联“蜃楼彷佛成宫市,鲛室凄凉瘗黼衣。”运用“蜃楼”与“鲛室”的典故,分别象征虚幻与悲凉,仿佛宫殿市集已成幻影,鲛人的居所也显得凄凉,暗含对英雄遗物的哀悼与对历史繁华不再的感慨。
尾联“英魄九原还恋主,相将犹伴白鹇飞。”以“英魄”、“九原”、“恋主”、“白鹇飞”等意象,表达了对英雄魂魄的怀念与对忠诚精神的颂扬,即使英雄已逝,但他们的精神与忠诚仍伴随着白鹇飞翔于天地之间,寄托了对英雄不朽精神的崇敬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和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