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秋天的寂静画面。起始两句“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中,“山月皎如烛”将明亮的月光比喻成温暖的灯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紧接着,“风霜时动竹”则用来形容夜晚清冷的风吹拂过树木的声音,增添了一种萧瑟感。
第三句“夜半鸟惊栖”捕捉了深夜中突然有鸟儿惊起的瞬间,通过这种细节描写,更凸显出诗人独自宿于秋斋时的寂寞与警觉。
最后,“窗间人独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心境。这里,“窗间”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隔绝外界与内心世界之间的边界。而“人独宿”则强调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的孤独感受,凸显出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高洁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简约而深远的笔触,传达了一种超脱尘嚣、享受心灵宁静的意境。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
犹将虎竹为身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南园柳色动,野塘春水生。
屡游烦将吏,独此守山城。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