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歌

西樵山,何耸峙。峨眉之孙,罗浮之子。

霞城乳窦碧玲珑,千尺珠帘挂秋水。

仙阙遥开白日边,人家尽在桃花里。

我寻羽客到锦岩,盘旋磴道上松杉。

月明一啸惊鸾鹤,飞入青冥瀑布南。

形式: 古风

鉴赏

《西樵歌》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一首描绘西樵山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的古风之作。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将西樵山的雄伟气势与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以“西樵山,何耸峙。峨眉之孙,罗浮之子”开篇,巧妙地将西樵山与著名的峨眉山和罗浮山相提并论,突出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性。接着,“霞城乳窦碧玲珑,千尺珠帘挂秋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樵山的山峰如霞光般绚丽,山洞如同碧玉般剔透,以及秋水倒映下的珠帘般的美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仙阙遥开白日边,人家尽在桃花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西樵山的仙境气息,仿佛这里不仅是人间的胜地,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暗示了西樵山的隐秘与远离尘嚣,让人不禁向往。

最后,“我寻羽客到锦岩,盘旋磴道上松杉。月明一啸惊鸾鹤,飞入青冥瀑布南”四句,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探索西樵山的奇妙之旅。月夜之下,诗人与羽士一同攀登,沿途松杉相伴,清风徐来。一声长啸,惊动了天上的鸾鹤,它们随着诗人的脚步,飞向了遥远的瀑布南端,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樵山的自然风光,更融入了诗人对自由、神秘与超脱的向往之情,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渌水曲

二月镜湖春,桃花开玉津。

无数紫鸳鸯,飞绕浣纱人。

浣纱殊未返,摇曳春云晚。

月出白蘋洲,烟生垂柳岸。

垂柳依依在月中,可怜嘶断玉花骢。

轻风忽引罗衣去,一曲菱歌听未终。

形式: 古风

将归东粤省母留别王二丈亹祁四丈骏佳

磨剑未屠龙,弯弓未射虎。

郁抑英雄姿,念我有慈母。

白云东去复西飞,万里罗浮今又归。

白云散尽露秋月,炤见高堂鬓如雪。

鬓如雪兮我心忧,孤鸾朝饥鸣啾啾。

惟尔仙人居射的,可有玄梨应我求。

钱塘之水入海流,蒲帆明朝去悠悠。

回首山阴最相忆,骨青髓绿园绮俦。

只将一片盘龙镜,长挂君家十二楼。

形式: 古风

题山阴祁五祁六藏书楼

夙闻治水经,银泥封绿字。

龙威丈人招我游,林屋洞中探玉笥。

白云瀰瀰洞庭波,七十名峰奈乐何。

长风吹我至禹穴,猿啼虎啸依藤萝。

秦皇碑爱虫文古,夏后书愁鸟迹多。

平生窃慕柱下史,列国宝书求未已。

开君家书万卷馀,欲向琅函作蠹鱼。

志在春秋希鲁叟,才堪辞赋薄相如。

迩来颇究太公符,每恨荆轲剑术疏。

筑坛天目步珠斗,一龙一蛇左右趋。

闻君藏得鍊剑图,时时风雷起座隅。

慷慨肯授英雄无,鉴湖之水多芙蕖,日捲珠帘楼上居。

天下战争犹未已,请君亦读孙吴书。

形式: 古风

四百三十二峰草堂歌有赠

君不见罗浮秀出朱明天,璇台万仞阊阖连。

石桥如丝横绝顶,往来者谁皆飞仙。

我年十五芙蓉妍,麻姑携手相缠绵。

服食青霞犹未毕,忽见海日如金盘,悟道直出轩皇先。

喜君清爽有仙骨,凌峰相寻白云间。

白云兮翩翩,蝴蝶大如车轮然。

衣裳五彩眉连卷,双栖池中千叶莲。

我尝乘之访稚川,大笑世人鍊金丹。

淮南八公来周旋,角髻青丝如童颜。

教我含精御六气,白兔长跪献一丸。

形见神藏龙蜿蜒,内圣外王体自然。

仲尼不及姑射仙,黥人仁义徒多言。

吾心皎皎秋月圆,一死一生如浮烟。

鹑衣鷇食可忘年,何为烦忧著太玄,聊与君游游不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