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兵乱海上征援感事赋怀因寄元美(其四)

不尽黄尘起,重惊赤羽驰。

无书问消息,有泪到疮痍。

家国愁兼入,签藏事可疑。

浮生同远近,斟酌向鸬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悲惨景象与诗人深切的忧虑之情。首句“不尽黄尘起”,以黄尘比喻战争的纷扰与混乱,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的场景。接着“重惊赤羽驰”一句,通过“赤羽”这一古代军队的标志,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

“无书问消息,有泪到疮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担忧和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战乱中人们生活困苦、伤痛遍地的现实。诗人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亲人的消息,只能以泪水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关切。

“家国愁兼入,签藏事可疑”则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战事真相的疑惑。在战乱中,家国的安危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诗人深感责任重大,却也感到无助和困惑。

最后,“浮生同远近,斟酌向鸬鹚”两句,诗人将人生比作漂浮不定的水鸟,无论距离远近,都难以逃脱战乱的影响。他以斟酌向鸬鹚的形象,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晚期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雨夜沈二丈至二首(其二)

树色迷寒渚,江流没石梁。

惊风孤雁下,听雨一灯长。

蟋蟀夜堪赋,薜萝秋可裳。

相看爱容鬓,时序有新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不尽

不尽梅花路,其如桂树丛。

天高片云紫,木落万山空。

砧杵自秋簟,关河有塞鸿。

何人抱瑶瑟,今夜月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有怀茂秦

日落寒江上,尊开北斗前。

高秋中夜减,孤月两乡圆。

人隔黄河远,书无白雁传。

谢庄应有赋,何得问婵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进艇

白苎闻歌好,沧波进艇迟。

暮云残薜荔,秋水失鸬鹚。

日落中原紫,天高北斗垂。

梅花已零乱,玉笛莫频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