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咏足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道路留香不吝惜美女的脚步,久久敛束着丝罗袜如在水波上走。只见她那舞步如旋风,都不留下步履踪迹。
暗暗地穿着宫廷样式的鞋适合走路稳健,而并立两脚行路就困难。你说纤细美妙到何种程度,该是很难。要说“纤妙”,必须把妇女托在手掌上去看她的脚。

注释

涂:道路,通途。
罗袜:丝罗制的袜。
凌波:起伏飘浮于波涛之上。
风:旋风。
行处踪:行经场所的踪迹。
偷:暗暗地。
宫样:宫廷样式的衣裳,这里借指小鞋。
双趺:脚。
纤妙:纤细美妙。
应:该。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菩萨蛮·咏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轻盈曼妙的步态和她那如莲般的足态。"涂香莫惜莲承步",开篇即赞美女子步履轻盈,仿佛涂抹了香气的莲花在轻轻踏步,暗示其举止优雅,如仙子下凡。"长愁罗袜凌波去",进一步描绘女子穿着罗袜的足部在地面轻轻滑过,如同凌波微步,令人遐想。

"只见舞回风",通过比喻,形容女子舞蹈时足下的风姿,仿佛带动了周围的空气。然而,"都无行处踪"又揭示出她的步态轻盈到几乎不留痕迹,让人难以捕捉其行踪。接下来的"偷穿宫样稳",暗示女子的鞋子设计精致,适合宫廷,行走起来稳重而典雅。

"并立双趺困",描述两人站立时,女子的双脚微微交叉,显得娇媚而疲惫,可能是长时间站立或舞蹈后的状态。最后两句"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直接赞美女子的足部线条纤细美妙,这样的美是言语难以形容的,只有亲手触摸才能真正领略。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女子足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的优雅与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美的欣赏和赞叹。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玉镮坠耳黄金饰。轻衫罩体香罗碧,缓步困春醪。

春融脸上桃。花钿从委地。谁与郎为意。

长爱月华清。此时憎月明。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赠贲大夫歌者,其人尝在大家

晚菊花前敛翠蛾。挼花传酒缓声歌。

柳枝团扇别离多。拥髻凄凉论旧事。

曾随织女度银梭。当年今夕奈愁何。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春情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