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鲁恂广文(其三)

瞠目东邻事北征,劳劳席帽旅魂惊。

频年封豕开边衅,镇日寒蝉噤冷声。

贾谊匡时曾上策,刘蕡下第转知名。

「阳春」忽入巴人耳,竟使先生累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赠张鲁恂广文(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危机的忧虑与对士人责任的思考。

首联“瞠目东邻事北征,劳劳席帽旅魂惊”,描绘了诗人目睹邻国侵扰北方边境,心神不安,仿佛自己的旅途灵魂都为之震动的情景。这里通过“瞠目”、“劳劳”、“旅魂惊”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颔联“频年封豕开边衅,镇日寒蝉噤冷声”,进一步揭示了连年边境冲突不断,犹如凶猛的野兽在边境挑衅,使得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中。寒蝉的“噤冷声”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恐惧与沉默,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宁与不安。

颈联“贾谊匡时曾上策,刘蕡下第转知名”,引用历史典故,借贾谊献策被采纳和刘蕡虽未及第却因才华而知名的故事,表达了对当代士人如何在动荡时局中发挥作用的期待。这里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士人应秉持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尾联“「阳春」忽入巴人耳,竟使先生累后生”,以“阳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理想,暗示了诗人希望美好的思想或理念能传入民间,影响更多的人。同时,“先生累后生”则表达了对前辈学者或知识分子在传承知识、引导后辈成长方面的期望与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国家边疆危机的忧虑、士人责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张鲁恂广文(其四)

阑干苜蓿伴孤标,闻道先生不寂寥。

健妇能为开化种,佳儿便是读书苗。

美人别泪恩犹在,良友钟情意也消。

挑战以诗原韵事,寄声我让倚楼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咏史(其一)

太公置俎上,高祖欲分羹。

帝王有大度,父子无馀情。

天性已如此,何恤韩与彭!

慷慨楚项羽,犹守弟兄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史(其二)

秦亡汉嗣统,报韩愿已酬。

明哲善保身,留侯不可留。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

鸟尽良弓藏,淮阴羞不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史(其三)

帝王自有真,范增能望气。

一剑得天下,功狗何足谓!

独有吕雉淫,不知天子贵。

转昵辟阳侯,镇略夫妻味!

形式: 古风 押[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