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登上方寺铁塔

栏楯浮空去。划玲珑、榴皮石发,青红无数。

看尽宣和风景好,又看宫娥北渡。

有多少、梨花夜雨。

西望铜驼荆榛里,算千秋、老辈惟吾汝。

晋宋事,总尘土。鸿濛一气凭㪺取。

蹑丹梯、千盘百级,上通元圃。

根插中原维地轴,其下黄河一缕。

曾经过、怒潮煎煮。

无限西风神州恨,倩相轮、做尽兴亡谱。

铃铎响,自相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登上方寺铁塔时的所见所感,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历史变迁与个人感慨。"栏楯浮空去"形象地写出铁塔高耸入云的气势,"榴皮石发,青红无数"则描绘了塔身的装饰细节,色彩斑斓。词中提及"宣和风景"和"宫娥北渡",暗指北宋末年的皇室南迁,寓含沧桑之感。

"西望铜驼荆榛里"借铜驼代指洛阳,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千秋、老辈惟吾汝"则流露出孤独与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晋宋事,总尘土"进一步强调历史的短暂与无常,将前朝往事比作尘土。

接下来,词人上升到哲学思考,"鸿濛一气凭㪺取"象征宇宙混沌初开,"蹑丹梯"攀爬铁塔,寓意超越世俗,直通天界。"根插中原维地轴"则展现铁塔的稳固与大地相连,隐喻国家的根基。

"怒潮煎煮"可能暗示历史的动荡如同怒涛,而词人曾亲历过这些变迁。"神州恨"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深深哀痛,"倩相轮、做尽兴亡谱"借用神话中的相轮记录历史,寄寓词人的忧国之情。

最后,"铃铎响,自相语"以塔上的铃铛声收尾,仿佛在诉说历史的回音,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自我对话和历史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史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感旧

碧云薄暮,画角谁家奏。

深院火荧荧,好风轻、翠帏微皱。

冰轮徐上,无语掩屏山,金钩瘦,鲛绡透,人在银灯后。

年时小苑,良夜曾携手。

低扫淡黄蛾,漫垂垂、玉人红袖。

如今人去,门巷也依然,红桥口,香街右,一带青青柳。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少年游.感旧和柳屯田

奉诚园内小斜桥,曾记近花朝。

簸钱庭院,筑毬天气,春草绿裙腰。

而今不道心情换,飘泊堕江皋。

眼底人疏,心头事满,斜凭木兰桡。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贺新郎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满庭芳.蜀山谒东坡书院

水拍晴桥,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飏。

打鱼放鸭,四月好年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鸣榔。

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