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带付东林寺僧并纪以诗予昔读书此寺(其二)

担书徒步问程迷,夜叩林僧借榻栖。

焚膏尚自惊残梦,刻竹何因觅旧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夜晚探访东林寺的情景,通过细节展现了其求学与修行的执着精神。

首句“担书徒步问程迷”,生动地刻画了学者肩扛书籍,步行前往未知路径的场景,表现了他为求知不畏艰难的决心。次句“夜叩林僧借榻栖”,描述了学者在夜晚敲开寺庙之门,寻求住宿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宁静环境的追求。

接着,“焚膏尚自惊残梦”,通过“焚膏”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学者深夜仍在苦读,甚至被学习的热情唤醒梦境的状态,突出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最后,“刻竹何因觅旧题”,则暗示了学者在寻找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或题目的过程,体现了他在知识探索中的连贯性和对过往学习成果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学者在求学道路上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玉带付东林寺僧并纪以诗予昔读书此寺(其三)

千年香火梵王宫,人去人来自不穷。

鸿雪行踪那可问,特留玉带镇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宪副敖君贵之兵备苏州便道省觐

渝水蒙山墟上居,彩衣计日拜庭除。

寒星拥传催旄节,朔雪趋程奉简书。

城隐三吴开府地,战收千舰用兵馀。

海邦坐镇无戎檄,圣代鲸波已晏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熊元直翰检奉使还南昌

燕台冰雪岁云除,梅柳春堤引驷车。

奉使暂持天上节,储才曾读禁中书。

洪厓山对滕王阁,绿水桥连孺子居。

共道世恩承雨露,早知文誉重璠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新治长安街西屋

长安第宅频更主,此地流传亦到予。

巷僻能来长者辙,门高曾识相臣居。

还依绿树留宾榻,满插牙签贮赐书。

愧荷圣恩归未得,暮年犹自玷朝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