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苏文忠集

一镫微荧照孤檠,坐倚陈编发高咏。

平生颠倒为公诗,冷玉寒泉秀相映。

忆昔真仁符道泰,相从京洛风流盛。

好士朝逢六一贤,奇才老识宫中圣。

岂意宸谟一朝变,天启谗人干国柄。

名成高众亦何益,用已得时嗟未竟。

世事苍茫难可料,纷华百战犹能胜。

至今一字如琼瑰,当时片语伤机阱。

流谪蛮荒赊一死,历将艰阨试豪横。

歌侪同谷意犹放,表谢韩公语无佞。

十年尘劫扫空华,万里江山助清夐。

磨砻或者天有意,忠謇直为神所敬。

百回不厌整襟读,再拜敢持轻语评。

诗成月落星斗稀,门外寒虫不堪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陶邵学的《秋夜读苏文忠集》以秋夜读书为背景,表达了对苏轼诗歌的深深敬仰和对其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一镫微荧照孤檠”,描绘了深夜读书的寂静与孤独,灯光微弱却照亮了书桌。接着,“坐倚陈编发高咏”写诗人沉浸于苏轼的诗集中,发出深沉的赞叹。

诗人回忆起苏轼在真仁年间在京洛的风流岁月,赞誉他为“六一贤”和宫中圣人,展现了苏轼的才华与声望。然而,接下来的转折表达了对苏轼被谗言所害,仕途受挫的同情,“宸谟一朝变”象征政局突变,而“名成高众亦何益”则揭示了功名无常的无奈。

诗人感叹世事难测,即使苏轼遭受贬谪,其诗文仍如“一字如琼瑰”,具有永恒的价值。他在艰难困厄中展现出豪情,与同谷等人的诗歌相比,其意气犹在。最后,诗人表达对苏轼的敬仰,即使历经十年沧桑,依然反复研读,深感其诗文的崇高与忠诚。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苏轼的诗集的阅读,诗人不仅品味了诗的艺术魅力,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对苏轼人格与诗才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6)

陶邵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院中多蛇时复入室作驱蛇行

百年灌木荒江宅,币地蓬麻少行迹。

门外千崖积石高,中有虺蛇长挂壁。

朝来入室惊始见,驱吓儿童愁婉娈。

小蛇扑杀三四馀,大蛇奔窜犹睢盱。

我今寄食走穷谷,常恐失身为汝狙。

人言此物足奸诡,伺影闻声巧莫比。

过首容身吾未能,草动风摇尔何喜。

妻孥爱我劝我还,我笑不顾心悢然。

丈夫一举动寥廓,骑龙刺兕当攀天。

纵无三尺追汉祖,笏击犹期孔道辅。

扫除奸凶净六合,幺么岂足污砧斧。

深山自是多魑魅,道路仍闻足豺狼。

手中利剑思一鸣,天上威弧会须怒。

蛇乎蛇乎当远去,草间窃活吾羞汝,明日九关诛猰貐。

形式: 古风

水亭夜望

野气日沈夕,清光照独游。

萤专草阁夜,蛙王野棠秋。

残月犹明水,疏星欲倚楼。

苍茫云壑外,何处隐灵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妖鸟篇

有鸟生炎海,飞鸣历中洲。

似鵩形不祥,况乃恶声如鸺鹠。

朝鸣但䀨耳,暮鸣增人忧。

霜凝日落百草死,更闻此鸟鸣啾啾。

纵横四野间,历乱呼其俦。

嗟汝身虽微,厉欲凌九州。

老鹤知时寒,低飞尚垂头。

汝独声呀呀,妄语丛愆尤。

道傍苍应应秋始习,一击不中为尔羞。

居然声气彻阆苑,造作百怪无时休。

百鸟奔春阳,汝独凛凛催穷秋。

成形受气安可化,汝谁有口不自由。

周公诛妖鸟,遗教不可求。

千年遗孽死不尽,坐令日月惨黩、天地为悲愁。

我欲请王母,天网忽下收。

东海求凤凰,西山鸾鹫鸣相酬。

翛然六合间,众声和且稠。

此鸟闻之大恨死,馀者惊窜,一日卷舌尽入喉。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孤云

一片孤云出岫微,空中蔼蔼惜馀辉。

九原可作吾谁与,万事相看昨已非。

家擅雕龙新学贵,市无屠狗故人稀。

年来世态堪惊绝,岂独平生叹志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