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作

千重烟树万重波,因便何妨吊汨罗。

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穿过重重烟雾缭绕的树林,越过波涛汹涌的水面,不妨去凭吊一下汨罗江。
楚国的人不知道秦国的动乱,南方的人空自惊讶北方人的增多。
忠臣之心未曾愿意让国家迁都,上天的意志应该是希望停止战争。
坏运过去,好运将来总会等到,寒冷的夜晚不要唱饭牛歌来寄托哀思。

注释

千重烟树:形容树木众多,烟雾弥漫的景象。
万重波:形容水势浩大,波涛滚滚。
因便:趁此机会。
吊汨罗:指凭吊屈原,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
楚地:指战国时期的楚国领土。
秦地乱:指秦国的战乱。
南人:南方的人。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指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北方人民。
迁鼎:象征国家迁都,这里指逃避战乱。
天道:自然的法则或上天的意志。
止戈:停止战争。
否去泰来:坏运过去,好运来临。
饭牛歌:古代农夫在喂牛时唱的歌,常用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隔绝的景象和心境,"千重烟树万重波"给人以深远莫测之感。"因便何妨吊汨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某些矛盾或冲突采取的一种超然态度。以下几句"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反映出南北之间的隔阂和误解,暗含着对统一与和平的渴望。

诗人的"臣心未肯教迁鼎"表明了他对于忠诚与信仰的坚守,而"天道还应欲止戈"则是希望战争能够结束,天下太平。最后两句"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传达了一种等待和希望的心情,即便是在困顿中也期待着好转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隔阂以及和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登汉高庙闲眺

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

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

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颍阳县

琴堂连少室,故事即仙踪。

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

雪多庭有鹿,县僻寺无钟。

何处留诗客,茆檐倚后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

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