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山谷

大禹不到处,石壁谁凿开。

云端欲相搏,飞出白云来。

馀沫乱飞雪,雄声敌春雷。

溯流涌百尺,银山陟崔嵬。

顾我虽逐客,解雨已春回。

嗟此天尽处,胡为乎来哉。

萱堂有垂白,蓬室纷提孩。

内外三百指,奔窜若为怀。

我疑云水间,亦有天下才。

何时日三锡,一振纪律颓。

羲和傥中天,六合无氛埃。

鼠壤与蚁穴,不风当自摧。

坐令陋巷中,依旧乐颜回。

亦能书夷狄,朝会叩天阶。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禹治水未到之处,是谁开凿了这些石壁?
云朵仿佛要与它争斗,化作白云飞腾而出。
剩余的泡沫像乱舞的雪花,它的声音雄壮如春雷。
逆流而上的水势高达百尺,如同银色山峰攀登险峻之地。
虽然我是被放逐的人,但我带来的春雨已经让春天归来。
感叹这天地尽头,为何我会来到这里。
家中母亲白发苍苍,简陋的小屋中孩子们欢笑不止。
内外上百个孩子,慌乱逃窜,不知所措。
我怀疑在这云水之间,也隐藏着天下英才。
何时能让我三次受到赏赐,整顿混乱的局面。
如果羲和能居于天中,天地间将再无尘埃。
即使是微小的鼠窝和蚁穴,没有风也会自行崩溃。
我静坐陋巷,依然保持乐观如颜回。
我也能书写异族的事迹,上朝面圣于天庭阶梯。

注释

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石壁:坚硬的岩石。
云端:天空。
搏:对抗,争斗。
萱堂:对母亲的尊称。
蓬室:简陋的房屋。
内外三百指:形容众多的孩子们。
云水间:指隐逸或神秘的地方。
日三锡:古代帝王多次赏赐臣子。
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
六合:天地四方。
鼠壤:比喻微小的事物。
陋巷:贫穷或简陋的住所。
颜回:孔子弟子,以贫贱乐道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之情,也透露出诗人面对乱世所持的超然态度。开篇即以“大禹不到处,石壁谁凿开”设定了一个高远而又神秘的意境,大禹指的是古代治水的英雄禹王,而这里却是无人到达之地,石壁自然凿开,更显得孤寂与伟大。紧接着,“云端欲相搏,飞出白云来”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云端精神相通的境界。

“馀沫乱飞雪,雄声敌春雷”中,馀沫指的是飞溅的水花,这里比喻为乱飞的雪,显示出一种力量与美丽并存的情景。随后的“溯流涌百尺,银山陟崔嵬”则是对壮观山川之景的描写,既有动感又充满了力量美。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如“顾我虽逐客,解雨已春回”显示出诗人即使在流离之中,也能自得其乐,不为外界所动。末尾部分,“嗟此天尽处,胡为乎来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陲地区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山川景色和超脱的思想情操,展现出诗人的高洁品格与深邃胸襟,是一篇集自然美与人生思考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避地过雷霹滩

门前又见马如流,兵革缤纷几日休。

岭似车盘方税驾,滩如雷霹更行舟。

豺狼敢侮乾坤大,江海徒深虮虱忧。

安得将坛登李郭,挽回羲御照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避贼引

羽檄星驰暴客起,西望烽烟无百里。

夜半惊呼得渔舠,老稚相携三百指。

蠖屈蛇盘破蓬底,忽欲骞身风刮耳。

沙汀舣岸少依刘,万斛愁情空一洗。

回思当年侍玉皇,禁垣夜直宫漏长。

驱驰谁谓遽如许,客枕不安云水乡。

前日蹇驴冲火烈,今此扁舟压残雪。

隆暑祁寒欲少休,钲鼓迫人如地裂。

草庐安得无卧龙,奉天政赖陆宣公。

凭谁急呼人杰起,使我叩角歌尧风。

形式: 古风

邂逅宇文

闽山去天馀尺五,渔浦撼舟滨九死。

临水登山万里来,却向春围饮墨水。

白云目断无飞翰,夜将剑铗于谁弹。

世人相马例嫌瘦,饿死首阳不作难。

侧闻天下有人杰,洗出新诗耿冰雪。

年来亦复坐文穷,空使品流居第一。

抠衣浩歌起相从,雨意那忧泼墨浓。

匆匆对语一笑粲,万斛穷愁一洗空。

公今清誉高星斗,我乃栖迟事奔走。

收拾政赖退之豪,瘦寒不复麾郊岛。

形式: 古风

霹雳松

老干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阿香推车动地来,振起虬髭上天阙。

砰轰一声惊倒人,雨势更挽银河倾。

炎洲六月尘生海,一朝化作无边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