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安陵同蔡成之发舟

亢帆安陵浦,泛舸清川浔。

渚枉倦回沿,厓倾诧崎嵚。

寒原变凄候,浮霭散层阴。

落日隐丛薄,孤霞冒平林。

虽同佳人娱,屡兴游子吟。

登高谁为情,枉兹岁物侵。

旷达获自古,维絷惭在今。

缅怀篱下菊,结念丘中琴。

川涂渺无绪,风波浩难任。

行因逐物役,杳然返素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安陵浦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首句“亢帆安陵浦,泛舸清川浔”以“亢帆”和“泛舸”开篇,生动展现了船只在清澈河流上航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接着,“渚枉倦回沿,厓倾诧崎嵚”两句,通过描绘曲折蜿蜒的河岸和险峻的山崖,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险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寒原变凄候,浮霭散层阴”描绘了随着季节变化,寒冷的原野变得凄凉,云雾逐渐消散,阳光穿透云层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映射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落日隐丛薄,孤霞冒平林”则通过落日与孤霞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

“虽同佳人娱,屡兴游子吟”两句,诗人将自己与佳人共赏美景的愉悦与游子的思乡之情相结合,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情感的复杂性。

“登高谁为情,枉兹岁物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旷达获自古,维絷惭在今”则流露出诗人对古代旷达之士的向往与自我反省,表达了对当前束缚的遗憾。

最后,“缅怀篱下菊,结念丘中琴”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川涂渺无绪,风波浩难任”描绘了广阔江面的辽远与波涛汹涌,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行因逐物役,杳然返素心”表达了诗人虽然被外界事物所牵绊,但内心仍渴望回归纯净与真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登迎晖楼有作

按图欣名胜,宿心慕蜀甸。

今兹遂游旅,偶得契贞观。

危埤凌山椒,层楼接天汉。

阳律嘘生遂,春令行雷电。

原隰芬草树,巘崿各葱茜。

幽人时往来,丹鹤亦回缅。

华阳带锦水,佳丽足三叹。

幽赏纷林花,离悰剧江燕。

虽乏长卿才,颇协康乐玩。

嗟尔见羁束,鄙哉任情恋。

瑶草竟何掇,缁发日云变。

嗜物天机伐,矜智圣灵散。

愧彼丘园徒,挥手谢簪弁。

形式: 古风

于万里桥有作

牵组次炎方,采蘅历锦泽。

迢迢万里桥,悠悠三河客。

雪岭下春湍,月峡忆归席。

怅此孤根蓬,安得双飞翼。

洲融鸟含景,露蕤木弄色。

群动与时遂,吾生坐拘迫。

张掾感莼味,陶令悲形役。

岂不景先达,情恋昧多益。

吹万天运涂,得一圣灵宅。

亹亹道有会,洒洒性自适。

绮季灭尘响,于焉南山侧。

形式: 古风

怀王庸之

垂杨绿堪染,黄鸟鸣不歇。

春来念朋旧,游衍兴超忽。

腊时酒已清,河渚茵初发。

欣来即命筹,乐至岂待节。

张筵金沙堰,鸣葭朱林樾。

攀花赠长谣,临觞促馀阕。

离群戚不浅,感物衷屡结。

劳生销华簪,徇禄涉穷发。

自乖沈冥理,已絷浊水辙。

旧书恒自简,远梦竟难达。

洒泪夷梁道,浮云望中没。

形式: 古风

天门山

天门峭双阙,崒峍迥相对。

洞劈华阳口,石裂方壶背。

寒云莽空阔,秋潮浩奔逝。

我行属风波,狂起飞龙濑。

三山渺何许,孤舟日摇裔。

空怀招隐篇,不逢采真会。

傲吏恒乖俗,逸韵故轻势。

郁郁佳山水,平生有深契。

骑箕列星遥,从龙帝阍翳。

方将拟抱关,何由期归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