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巡宰郑孔瑞之粤

草草复草草,送客燕京道。

九月秋草黄,雁声何处催寒早。

寒风拂袖尘冥冥,夕阳返照劳劳亭。

人生聚散风花瞥,官柳凋零不堪折。

梢子江头促去舟,蘖苦梅酸忍分别。

忍分别,可柰何,且醉杯中之物歌浩歌。

后夜相思对明月,粤山万里高嵯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柯潜的《送巡宰郑孔瑞之粤》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首句“草草复草草”表达了离别时的匆忙与随意,显示出友情的真挚。接着,“九月秋草黄,雁声何处催寒早”通过秋草和雁鸣,渲染出深秋的凄凉氛围,暗示离别的季节性哀愁。

“寒风拂袖尘冥冥,夕阳返照劳劳亭”两句,描绘了送别路上的景象,寒风吹过,尘土飞扬,夕阳映照在劳劳亭上,增添了离别的悲凉色彩。随后,“人生聚散风花瞥,官柳凋零不堪折”借官柳凋零比喻世事无常和离别的无奈,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梢子江头促去舟,蘖苦梅酸忍分别”写朋友匆匆离去,诗人内心酸楚,只能借酒浇愁。“忍分别,可奈何,且醉杯中之物歌浩歌”直接抒发了离别之痛和借酒消愁的决心。结尾“后夜相思对明月,粤山万里高嵯峨”则以想象中的后夜相思和远方的粤山峻岭,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绵绵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14)

柯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年五十一岁。性高介,邃于文学

  • 字:孟时
  • 号:竹岩
  • 籍贯:莆田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
  • 生卒年:1423—1473

相关古诗词

题御史傅实进士画像

扳龙快逐风雷起,敷陈三策天颜喜。

黄金殿上拜恩来,自庆遭逢尧舜理。

画桥流水御堤平,垂杨万树皆莺声。

白马银鞍光皎皎,踏花归去春风轻。

蓝袍袖带天香暖,一路笙韶杂歌板。

道傍观者如堵墙,谓是神仙出瑶馆。

光荣如此世亦稀,过眼繁华难久持。

要令勋业满钟鼎,乃是礌落奇男儿。

君不见贞元龙虎榜中多贤俊,天下至今钦仰之。

形式: 古风

风木慈乌图为李侍御旻题

木萧萧,风烈烈。

上有慈乌栖复惊,返哺无由夜啼血。

李家孝子闻之谩愁绝,白首双亲嗟死别。

昔年亲在未作官,家贫何以为亲欢。

如今有禄供甘旨,亲掩泉台呼不起。

呼不起,将奈何,寒云碧草山之阿。

逢人欲语泪先下,流作沧江千顷波。

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

形式: 古风

寿萱堂为城东顾彦真知事题

庭前不肯种凡草,种得萱花长自好。

欲教慈母百忧忘,期与萱花同不老。

画堂沈沈春昼长,母有欢颜花有香。

山中风味亦不恶,频羞鱼笋侑霞觞。

今年暂与萱花别,起应天书向金阙。

得官便尔买舟归,为念倚门鬓如雪。

鬓虽如雪未足惊,喜见儿归衣锦荣。

从今百岁永相保,日日花前笑语声。

呜呼人生老大儿可托,不种萱花心亦乐。

形式: 古风

挽赠安人刘节妇

刘家贞妇翁家女,德耀共姜乃其侣。

夫在黄泉子在怀,自掩霜帏泪如雨。

酸在眉兮痛在肝,寂寞孤灯照影寒。

幽花不识春风面,劲草何愁夕露漙。

于今埋玉苍山侧,风雨年年土花碧。

芳魂已逐尘散亡,苦节尤为人叹息。

人生何用计脩促,但得留名死亦足。

承家况有子读书,高步云霄簉鸾鹄。

昨日焚黄丘陇前,日月垂光耀九泉。

呜呼守节从来庆多有,失节事人天所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