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舍利诗

释迦称散体,多宝号金驱。

白玉诚非比,黄金良莫逾。

变见绝言象,端异乃冥符。

灵知虽隐显,妙色岂荣枯。

唯当千劫后,方成无价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迎舍利”为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佛教圣物舍利的崇敬之情。诗中将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分别喻为“散体”与“金驱”,形象地描绘了佛的光辉与庄严。接着,诗人以“白玉”与“黄金”来比拟舍利的珍贵与神圣,强调其价值超越常物。通过“变见绝言象,端异乃冥符”两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舍利的神秘与超凡,它超越了言语与形象的描述,是冥冥之中天定的符号。最后,“灵知虽隐显,妙色岂荣枯”则揭示了舍利内在的智慧与外在的奇妙色彩,无论时间如何变迁,其精神与美丽永不衰败。“唯当千劫后,方成无价珠”一句,表达了对舍利最终成为无价之宝的期待与坚信,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深沉与虔诚。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0)

萧察(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梁国君。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大同元年,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侯景乱后,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乃依附西魏。西魏恭帝元年,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杀死梁元帝。次年察在江陵称帝,改元大定,为西魏附庸,上疏称臣,是为后梁。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察耻威略不振,终以忧愤发背而卒。在位八年,庙号中宗。有《悯时赋》、《金光明经义疏》等

  • 字:理孙
  • 生卒年:519—562

相关古诗词

麈尾诗

匣上生光影,毫际起风流。

本持谈妙理,宁是用椎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纸诗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

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床诗

衡山白玉镂,汉殿珊瑚支。

踞膝申久坐,屡好为频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弓诗

虞人招不进,繁氏久称工。

已悲轩主迹,复挹楚王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