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楼为天台张隐士赋

仙山积层翠,瑶台薄青冥。

云梯白麟下,天柱青鸾鸣。

中有泊然者,栖居读遗经。

仙人好楼居,无乃餐玉英。

交疏纳朝采,阴风肃泠泠。

托此游圣涯,谅以终馀生。

天子五云内,群髦粲盈庭。

仙姿重圭璧,束帛当见徵。

霞居越霄汉,先后森百灵。

辞抽夙所秘,赓歌答休明。

遐思古仙山,何哉为重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读书楼为天台张隐士赋》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中,仙山翠绿层层叠叠,瑶台高耸入青苍之境,仿佛云梯由白麟驾驭而下,天柱间青鸾鸣叫,显得神秘而宁静。隐士在其中安居,研读古老的经书,过着超凡脱俗的生活。

诗人赞美张隐士喜好楼居,想象他可能食用仙界的玉英,享受清风拂面。读书楼接纳朝霞,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使他在圣洁之地游学,期望此生能以此为归宿。天子所在的皇宫之内,群臣聚集,犹如繁星璀璨,隐士的仙姿如同珍贵的圭璧,值得朝廷征召。

诗的后半部分,隐士与仙灵共处云端,他的才情如同霞光般超越尘世,众多仙人有序排列,显现出神圣的秩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仙山的深深向往,思考为何这些地方被赋予如此崇高的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仙人智慧和德行的敬仰。

收录诗词(312)

乌斯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槃隐为沈子俊赋

昔者清遐翁,栖迟慕盘谷。

翛然桐叶侧,悠哉石鱼麓。

绮疏延白云,迥溪汎朱旭。

冥观隘蓬瀛,幽期托松菊。

日与文元公,微言吐清馥。

高风邈难追,百载有遗躅。

琴书信可娱,耕钓聊自足。

故扁重揭之,馀芳愿私淑。

出处固靡常,持身谅金玉。

形式: 古风

晚年病目诗(其一)

予心好读书,四库未常阅。

予心好□辞,操觚未常辍。

夫何阻前期,浮云蔽明月。

翻思樵牧徒,默默心自悦。

形式: 古风

晚年病目诗(其二)

我常忆雷琴,一去难再得。

目暗不能弹,今亦不复惜。

以兹悟外物,昔以有见惑。

何如饮美酒,庶以慰朝夕。

形式: 古风

晚年病目诗(其三)

予学二王书,常在少壮日。

终年应人求,运腕不停笔。

兹以目病辞,方始得就逸。

书以大道言,何足尽称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