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谢耳伯

深尊明烛意何穷,渐喜南行背朔风。

吴粤去来将万里,人情多在绝交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谢耳伯分别时的情景。"深尊明烛意何穷",诗人举杯对明烛,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无尽的离别之意。"渐喜南行背朔风",他欣慰于自己南行远离北风,暗示了旅程的艰辛和对南方温暖的期待。"吴粤去来将万里",进一步强调了路途遥远,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最后,"人情多在绝交中",诗人感慨世态炎凉,人情易变,暗示了对人际关系的忧虑,也可能是对友情经受考验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汤显祖的笔触既有离别的感伤,又有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送别刘大甫

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

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柳丝楼感事二首(其一)

残日西楼映粉红,画眉吹蹙柳条风。

重来攀折人何处,肠断千丝一笛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柳丝楼感事二首(其二)

一年春事赏心同,千里湘皋曲未终。

别恨乍随帆影去,柳条眉晕半丝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关南上桥寺候黄观察善卿殡不至漫占催装诗奉呈挽唱诸君子

薤露将晞早食前,如何报说五更天。

因风寄与鸡鸣枕,则为长眠废短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