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长江界楚吴,屹立两浮屠。

潮觉山高下,云知树有无。

狂澜中砥柱,静夜浑仪图。

僧应何方供,飘飘踏一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在长江中的独特景象与氛围。首句“长江界楚吴,屹立两浮屠”以长江为背景,将金山比作两座佛塔,生动展现了其在江面的巍峨之姿。接下来,“潮觉山高下,云知树有无”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潮水感知山的起伏,云彩知晓树木的隐现,巧妙地表现了金山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狂澜中砥柱,静夜浑仪图”则进一步赞美了金山在狂风巨浪中的坚定与宁静夜晚中的智慧象征,比喻其如同在动荡中保持稳定的力量,又如夜空中指引方向的天文仪器。最后,“僧应何方供,飘飘踏一芦”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他们或许正于金山之上,踏着芦苇,进行着某种精神上的修行或供奉活动,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门古城

昔闻天祚际,城此镇东州。

坏堑寻馀镞,荒祠立故侯。

荆榛无茂日,禾黍几番秋。

江上寒潮水,依然到石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狼山

寺因先幻有,仙迹本虞君。

渡口几点屋,山腰一抹云。

长江浮地轴,孤塔焕天文。

欲问秦皇事,高崖迥不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破山兴福寺

此山名最重,常建昔题来。

大士讲经处,老龙拿石开。

庭前缨络树,池内白莲台。

几载惟闻说,何当到一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霅城

苕霅频年梦,今秋始一过。

水霾寒气早,山出晚晴多。

巷陌喧菱市,楼台接棹歌。

一般清绝处,城里见渔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