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堡道中

故碾迎朝日,高光眩晚霞。

峰峦成地势,桑柘似人家。

柳叶依墙密,溪流刷石斜。

土氓尊使者,再拜馈酥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光堡道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联“故碾迎朝日,高光眩晚霞”以“故碾”与“高光”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日出日落时分,阳光与光影在高光堡道上交织变幻的壮丽景象。早晨,古老的碾磨器迎接初升的朝阳,光芒四射;傍晚,高光映照天边的晚霞,绚烂夺目。这两句通过对比朝夕之景,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光影交错的动态美。

颔联“峰峦成地势,桑柘似人家”则转向对地理环境和农耕生活的描写。山峦起伏,构成了这片土地的地貌特征;而桑树与柘树的种植,则仿佛是人们精心规划的家园,象征着农耕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颈联“柳叶依墙密,溪流刷石斜”进一步聚焦于细节,通过“柳叶”与“溪流”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画面。柳叶茂密地依附在墙边,溪水潺潺,沿着斜坡缓缓流淌,冲刷着岸边的石头。这一联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

尾联“土氓尊使者,再拜馈酥茶”则将视角转向了人文活动。这里的“土氓”指的是当地的百姓,“使者”可能是指来访的官员或客人。这一联描述了当地百姓对来访者的尊敬之情,他们以再拜之礼表达敬意,并奉上酥茶以示款待。这一细节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礼仪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高光堡道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既富有视觉美感,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24)

张商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亭二首(其一)

林檎园北小桥南,水绿山青不易兼。

戴胜降时桑破甲,驾犁啼处稻抽尖。

柳因倒植风流甚,花为新移蓓蕾纤。

独碾云龙坐溪石,几人今夕共银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溪亭二首(其二)

萧寺回环石磴间,山光草色远相连。

坐中清景追唐迹,门外红尘接渭川。

落涧飞泉千丈玉,过墙修竹一梢烟。

画工谁绘当时巧,移得江南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绵山

夕阳返照影流东,点点寒鸦过远峰。

渔叟罢竿收钓饵,牧童吹笛弄西风。

日光隐隐沉沧海,山色青青耸碧空。

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凌云行

我本耕钓夫,素嗜山水乐。

补吏来旴江,潜解组绶缚。

独上凌云行,青梯入寥廓。

万象富观览,四面峻岩壑。

天风袭衣襟,断霞半空落。

仙家鸡犬鸣,惊起巢松鹤。

胜游最后时,萍梗念漂泊。

回首顾人间,佳景满城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