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苏武初逢雁,王乔欲借凫。
深知念行李,为报了长途。
难稳三更枕,遥怜五岁雏。
却思正月事,不敢恨榛芜。
这首诗名为《至叶城》,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诗中以苏武牧羊归来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首句“苏武初逢雁”借苏武遇雁寄书的典故,暗示自己也有类似的心境,期待着消息的到来。次句“王乔欲借凫”则借仙人王乔乘鹤的传说,表达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同时也寓言自己渴望早日结束旅途。
“深知念行李,为报了长途”两句,诗人深感对方对自己的挂念,希望能尽快传递平安的消息,结束漫长的旅程。接下来,“难稳三更枕,遥怜五岁雏”描绘了诗人夜晚难以安眠,对家中幼小的孩子充满怜爱,流露出深深的亲情牵挂。
最后两句“却思正月事,不敢恨榛芜”暗含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反思,虽然旅途艰辛,但并未因此而怨恨环境的艰难,反而更加珍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烟际亭亭塔,招人可得回。
等闲为梦了,闻健出关来。
日落河冰壮,天长鸿雁哀。
平生远游意,随处一徘徊。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
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
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会稽尚隔三千里,临贺初盘一百滩。
殊俗问津言语异,长年为客路歧难。
背人山岭重重去,照鹢梅花树树残。
酌酒柁楼今日意,题诗船壁后来看。
木末西风起,中含万里凉。
浮云不愁思,尽日只飞扬。
梦断头将白,诗成叶自黄。
不关明主弃,本出涸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