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伯起兄弟会试

结束翩翩指帝乡,共将新赋献长杨。

握中联璧终收楚,天上双星旧姓张。

题塔更闻誇雁序,驱车今已出羊肠。

唯应仲蔚蓬蒿语,犹似连枝泪几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送张伯起兄弟会试》。诗中描绘了对张伯起兄弟参加会试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们才华与未来的期许。

首句“结束翩翩指帝乡”,以“翩翩”形容张伯起兄弟风度翩翩,即将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追求功名。“共将新赋献长杨”则暗示他们将带着新作,向朝廷展示才华,献给皇帝或相关官员,以求得赏识和晋升的机会。

“握中联璧终收楚”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张伯起兄弟比作珍贵的璧玉,最终有望被楚国(这里象征朝廷)所接纳和珍视,表达了对他们的才能和前途的肯定与期待。

“天上双星旧姓张”进一步赞美张伯起兄弟如同天上的双星,不仅才华横溢,且家族背景显赫,预示着他们将如同星辰般在文坛上闪耀。

“题塔更闻誇雁序,驱车今已出羊肠”两句,描述了张伯起兄弟在赴京途中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但同时也暗示他们将克服困难,像雁群一样有序地前行,最终到达目的地。

“唯应仲蔚蓬蒿语,犹似连枝泪几行”则是对张伯起兄弟离别时心情的细腻描绘。借用汉代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的故事,表达即使在离别之际,也充满了不舍与深情,仿佛连枝的树木在流泪,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张伯起兄弟才情的赞赏、对功名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感伤,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期待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读枢筦集答寄蔡侍郎子本

忆尔曾都将相权,欲将名姓勒燕然。

俱听越石清秋啸,不废东山零雨篇。

卿月暂违双掌露,使星翻傍五湖烟。

亦知刘白多移请,洛下新诗大好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与徐汝南过许给事饮作许素精事馔是夕特穷水陆畅饮至醉

今夕何夕兴不孤,锦堂烛煖红珊瑚。

尊中若下谁可拟,眼底高阳何处无。

主人自为孺子榻,下客叨入郇公厨。

当门乌语树将白,犹自狂吟倾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梁伯龙

汉关题罢鬓初华,梁苑文成席更誇。

匣里秋霜诸侠少,曲中春雪旧名家。

江陵客写金楼子,建业人歌玉树花。

谁道归来仍壁立,文君窈窕自煎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郭子

紫髯狐腋自翩翩,万里风烟指掌前。

策杖天穷章亥步,然藜夜校景纯篇。

城佳白马时能识,地暖青牛可再眠。

好杜悬河吾薄晓,吴山何地不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