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兴寄伯兄(其一)

一枕西风梦不成,乡心横似乱云生。

天涯总为伤贫贱,陌路谁堪托死生。

小院夜阑闻落叶,破窗凉紧逼长檠。

自怜作客曾非惯,凄绝中宵络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廷璋的《长安秋兴寄伯兄(其一)》描绘了作者在秋夜长安的孤寂心情。首句“一枕西风梦不成”,通过“西风”和“梦不成”传达出诗人难以入眠的思乡之情,仿佛被秋风吹散了梦境。接下来的“乡心横似乱云生”,以乱云比喻愁绪纷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无尽的乡愁。

“天涯总为伤贫贱”一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感叹身处异乡,贫困低微,使他更加感伤。接着,“陌路谁堪托死生”进一步强调了在陌生环境中,无人可以依靠的孤独与无助。

“小院夜阑闻落叶”描绘了深夜小院里的凄凉景象,落叶声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破窗凉紧逼长檠”则通过“破窗”、“凉”和“长檠”这些意象,渲染出环境的冷清和时光的漫长。

最后,“自怜作客曾非惯,凄绝中宵络纬声”直抒胸臆,诗人自怜身为游子,这种漂泊生涯并非他所习惯,而络纬(纺织娘)的叫声更添深夜的凄凉,使得整个夜晚显得格外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贫贱飘零的境遇,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

孙廷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秋兴寄伯兄(其二)

客路艰难始见真,满阶见露但伤神。

庾郎栖托同鹪羽,苏季音书仗雁宾。

潦倒功名成气短,飘零骨肉为家贫。

秋烟西望三秦树,应共惭为负米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昨行书所见

残梦扶头酒半消,一重霜气湿帘腰。

堠亭戍卒低吹火,野树山僧早挂瓢。

衰柳河桥犹有月,荒芦村港不能潮。

凤城回首鹓鸾侣,正合薰香赋早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乙卯六月六日集小云栖寄公房同周拜轩孝廉叔云太史李莼客太常家子九季才次少陵宿赞公土室第二首韵

苍然溯湖阴,到寺水亦静。

北风堕诗语,聊复乱松影。

炉熏蔼清微,趣与名理永。

冰簟泛无湘,雪铫煮寒井。

高歌互间作,烟好无异秉。

吾生坐寡能,梦落江海迥。

岂不慕揽辔,笑人惧清颍。

朅来远公社,初喜不吾屏。

携尊竟萧晨,冉冉月生岭。

湿云渡水来,凉透鹭丝顶。

形式: 古风

秋日杂感

酒酣忽不适,枨触登高台。

天门亦咫尺,浩浩秋风来。

造化谁办此,与世为百哀。

阴云郁万里,杀气何崔嵬。

其下多战死,白骨萦紫苔。

自从鼎湖去,日积昆明灰。

痈溃谁所养,误国首庸才。

桓桓郭尚父,骑箕竟不回。

忧勤贻庙堂,未惜毂屡推。

移军或开府,诏书必亲裁。

授钺为上将,专阃无疑猜。

征募遍诸道,算缗急于雷。

微胜张首级,殊锡出上台。

传言侍中貂,峨峨遍舆台。

至竟儿戏略,但闻坚城颓。

今年弃湘汉,明年失江淮。

朝闻两河破,夕报三晋摧。

齐鲁千余里,卷地无蒿莱。

神京亦震荡,中原何有哉。

苍生实何罪,浩荡罹此灾。

亡者日山积,血肉厌虎豺。

存者能几何,生意如枯荄。

虚秏在闾里,国计必与偕。

朝廷于赤子,如民保其孩。

一旦不并活,为计当析骸。

元气日沦丧,滔天方未涯。

形式: 古风